• About
  • Sitemap
  • Contact
  • Disclaimer
MENU
數位福爾摩沙課群

數位福爾摩沙課群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Literature and Transnational Cultural Studies
Menu
  • Home
  • 數位福爾摩沙
    • 簡介
    • 人員
  • 課程內容
    • 臺灣文學與數位典藏
    • 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
      • 2021秋數位文旅
      • 2020秋數位文旅
      • 2019秋數位文旅
      • 2018秋數位文旅
      • 2017秋數位文旅
      • 2016秋數位文旅
      • 2015秋數位文旅
    • 數位記錄與臺灣影像
    • 影像台灣
    • 旅行文學
    • 數位台灣與文化
  • 學術活動
    • 演講
      • 2016春季演講
      • 2016秋季演講
      • 2017秋季演講
  •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臺灣文學大典
典藏台灣
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台灣多樣性知識網
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化部)
愛詩網
訂閱: 文章 (Atom)

追蹤我們

數位人文演講活動

課程介紹

歷史文章

  • ▼  2021 (1)
    • ▼  12月 (1)
      • 2021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
  • ►  2020 (34)
    • ►  12月 (1)
    • ►  9月 (1)
    • ►  2月 (13)
    • ►  1月 (19)
  • ►  2019 (50)
    • ►  12月 (25)
    • ►  10月 (15)
    • ►  7月 (9)
    • ►  3月 (1)
  • ►  2017 (10)
    • ►  12月 (2)
    • ►  10月 (1)
    • ►  8月 (7)

熱門文章

  • 2020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
    2020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
    作品名稱: 花之雨 作品改編來源: つつじの花のあひだを降りし雨散り方もやまず降るかも 雨穿過 杜鵑花叢落下 雖然杜鵑花 依舊花落 如雨 ── 平井二郎 影片: 作品名稱: 紅木棉 作品改編來源: 山の根にさ...
  • 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執筆: 食生一 曾姿瑀 文本: 舒國治〈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出自: 《閱讀文學地景 散文卷》(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04.30),頁41—44 在文章開頭,作者先是舉了一些台北市較普遍被知道的觀光景點。而後,作者便問到若是要在短時間內,讓外國人看到、體驗到台北小市民...
  • 2021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
    2021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
    作品名稱: 秋陽 作品改編來源: 家構へみな古きかも照り匂ふ秋日のなかにしづけき支那街 每一間屋子都古意盎然 香香的秋陽 映照下 安靜的漢人街道 ── 尾崎孝子 影片: 作品名稱: 合歡樹 作品改編來源: 日の...
  • 2017秋季演講
    2017秋季演講
    2017「數位人文」系列演講:透視數位文化的萬花筒 主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通識教育中心、台灣與跨文化研究國際博士學位學程、科技部 講題:擬仿技術與身體的延伸──智慧型手機對於流行文化的影響 講者:劉定...
  • 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執筆: 森林二 吳岱霓 文本: 段慧琳〈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出處: 《旅行的溫度》(2013.8),p.176-180 1. 認識梧棲 梧棲在大部分的人的印象中即為一座港灣小鎮,這座小鎮坐落在大甲溪與大肚溪沖刷的平原上,周圍沒有山的阻擋,尤其冬天時,海線特有的...
  • 歷史痕跡下的傳統
    歷史痕跡下的傳統
    改編出處 王灝〈打鐵街〉,出自於《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頁281-284。(台北:聯合文學,2008) 打鐵街位於南興街末段,緊鄰媽祖廟。四面環山的埔里附近有許多林場,因為伐木工 具的需要,遂產生打鐵舖的聚集,但鐵鋪不全然是伐木工具,應付農耕需求也打造農 具。打...
  • 走讀台灣:台北市
    走讀台灣:台北市
    從溫州街到溫州街 執筆: 中文一 許慈軒 文本: 林文月〈從溫州街到溫州街〉 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執筆: 食生一 曾姿瑀 文本: 舒國治〈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 南灣舟楫
    南灣舟楫
    執筆: 環工二 吳宇捷 文本: 尹萍〈南灣舟楫〉 出處: 《海洋台灣》(天下雜誌,2006/6/6),頁3-18 作者書寫手法為借景敘事,講述著南灣水下與岸上的故事,來告訴我們汙染所帶來原因及後果,先以保育員將視野帶到水下,檢查珊瑚為主,帶著讀著跟著一起遊水下,「 帶...
  • 鐵道上的寂靜光陰
    鐵道上的寂靜光陰
    改編出處 賴鈺婷 <軌道上的寂寞>,出自於《小地方》,頁185-192。地點:台中・后里 作者賴鈺婷為台中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著有《青少年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親情之旅》、《玻璃瓶裡的夏天》、《彼岸花》、《小地方:一個人流浪,不...
  •  十八尖山山道
    十八尖山山道
    執筆: 土木二 姚利芸 文本: 馮菊枝〈十八尖山山道〉 出處: 《閱讀文學地景(散文篇)》(聯合文學,2008/5/13),頁167-172 文章分為三大部分,首先以一位穿著鮮艷、摩登的女子來作為開頭,凸顯她在輕便的登山客和綠意的山中的不同,引出作者對女子行為表情的一些...

近期活動

【系列講座】「數位人文」系列講座:透視數位文化的萬花筒

Translate

Label

  • 后里區
  • 沙鹿區
  • 南區

Follow us

Formulir Kontak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

Copyright © 數位福爾摩沙課群 All Right Reserved
Created by Arlina Design |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