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火車走過






目錄:

1.文本分析

2.改編橋段

3.拍攝理念

4.製作團隊




文本分析:

從小到大,回憶伴隨著火車,即便是現在,火車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作者廖玉蕙描寫童年與求學時候對火車的感情,以及對火車的依賴,火車已成為她生命中的不同時期的生命驛站,有糖廠的記憶、鐵道上的突發情況、火車上的擁擠,以及一些鐵道旁有趣的事務,這些記憶片段,勾起作者廖玉蕙與火車的綿密的溫情,後來,尤其是那段求學的日子,趕火車、擠火車,還有保守年代男女學生間的矜持,司機的揮手、嗚嗚鳴汽笛、窗外鐵道邊的景物,就如昨日的光景,考大學、家人與火車的記憶。

上大學後,火車也成了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往返台北與台中,作者離開家鄉,甚至成家生子,都無法斬斷與火車濃烈的羈絆,無法脫離這分情感,文章程載著作者與火車密不可分的連結,望著月台火車一節節的駛去,想起今日過往,隆隆的機器聲響,過去的吵雜聲,到現代化的列車,五味雜陳的心情,充滿作者的心中,當火車走過,往事卻歷歷在目,想起火車帶來的童年,火車帶來的時光,火車帶來的溫暖,一車車滿載的回憶,家人的情感,與永不退色的往事。



改編橋段:


a. 作者幼時買票過程
b. 作者求學時期趕車和擠車畫面
c. 作者大學時期離鄉求學情感
d. 作者結婚生子後透過火車回想過去種種記憶





拍攝理念:
以第一人稱為視角,透過這樣的角度使觀眾彷彿化身為作者,經歷從小到大和火車之間的故事。因為回憶這個因子本身即是鬆散片段的,然而為了不使不同故事間連接的畫面過於雜亂,造成影片整體沒有完整性和主題性,我們參考鐵達尼號電影劇本的方式:女主角透過口述回想來帶出每個故事。我們也以作者書寫的畫面和口白來帶出每個故事的開端,並串起不同故事以成一完整脈絡。以書寫畫面是因為作者本身是作家,書寫即是她抒發心情的最好寫照,抑可以解讀為作者在書寫這篇文章的畫面。影片之初為火車進站畫面,火車象徵記憶,而火車進站帶有記憶逐漸浮現的意涵,並配合口白及懷舊的背景音樂,讓觀眾能更體會走入記憶的感受。另一層面,影片通篇主軸即是火車本身,因此火車作為主角,一開場便出場。故事敘述方式採順序法,由作者年幼時期描寫到年長時刻。第一個故事:作者買票為自編橋段,因考慮文本中幼時記憶是追逐台糖載甘蔗的火車,這樣的畫面很難拍攝,所以我們採買票為作者第一次親身和火車接觸的經驗。而大學時期離鄉橋段我們以火車外的畫面呈現,由鄉村畫面到都市畫面的轉變與對比,即代表作者由家鄉前往都市求學的過程,也象徵作者心境由簡單轉為複雜,且配合口白帶出離鄉時不捨的情感。影片最後,透過翻相簿及台中火車站新舊照片對比,代表時光匆匆流走,而在這段歲月中再重述作者和火車間的人生印記,以此作為總結呼應主題。





製作團隊:
影片拍攝:張自源、翁琪雯、蘇微淇、潘禹承
剪輯:張自源
背景音樂:翁琪雯
書面報告:蘇微淇、潘禹承


孤獨的蓮花







目錄:

1.文本分析

2.拍攝理念

3.製作團隊






文本分析:

第一段作者將青春比喻成富有生命力的花草植物,開頭便說:青春是殘酷的,並說明為何殘酷,「尋找自己的根源」意味著追尋自己的定位和根本,並敘述了植物堅強的韌性,以植物的特性來形容青少年的固執頑強。

「春青的生命將在同輩的友朋中,尋找認同。」

則明確點出青少年在追尋夢想的同時會需要夥伴的支持,因而使我們容易受彼此影響。

「我們在尋求認同……這時,你的叛逆就只有求取相同質地者的認同,而不一定是同輩的所有人。」這段延續上一段的理念,認為青春是朦朧的、沒有方向的,並開始提到當不同類型者所認知的價值觀不同時,我們就會跟理念相同的人聚集起來,不然就只能默默被同化。而在文中,當阿文被說:「你是一個文藝愛好者而已,你不必像我們這樣苦惱,你應該向數學理化發展。因為你有這個才華。」時,他感到難過與困惑,試著去尋找「變的有才華」的方法,而其他人也認為阿文只是個空有理想、憧憬卻沒有才華和叛逆的勇氣的少年。




後段作者敘述自己其實只是個跟屁蟲,看到別人做什麼就跟著做,不是為了未來的方向或某些才華,純粹只是出自沒有歸屬感的恐懼。阿文與作者接下來的對話先由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起始,即使阿文覺得文學是能夠使生命有意義的,但作者則堅定地認為「時間會毀滅一切,包括文學,沒有什麼東西能永久留存。」使兩人的對話陷入靜默。這時作者才覺得自己話說太重了,才轉而說「其實,人不一定要在文學中尋找生命的意義。科學、數學、理化,都有它的意義。想想看,多少中國想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卻得不到,但多少中國人得到諾貝爾科學獎。你想想,誰比較光榮?你不必一定將希望放在文學上。反而科學是中國的希望。對不對?你想想,有一天,你進入大學,而後進入中央研究院,那是多麼光榮的事!文學不是唯一的路!」,以鼓勵的口吻跟阿文討論更多使生命富有意義的方向,讓阿文又提起了精神,也決定放棄文學,轉換跑道。

全文末句說到「直到他已精神失常以後,還常常徘徊在中央研究院去尋找資料,看雜誌,為的難道是當年的夢嗎?我感到夢想者的悲哀了。」說明即使阿文進了中央研究院仍然在尋找當年的「才華」的模樣,雖然沒有明確交代阿文發生了什麼事,但由此可見,阿文還是執著於當年的夢想,而文中的主角則為他當年的選擇而感到悲哀,但看完文本時,我其實也在為文中的主角感到難過,因為當年的他又何嘗不是盲目的跟從他人以追尋歸屬呢?





拍攝理念



我們認為這篇文章主要想要探討的就是青少年的迷惘,而這些迷惘時而來自身邊朋友的隨無心之言,也可能來自老師和長輩語重心長的題點。而文本之中的主角:阿文便是受身邊同儕的言語的影響而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困惑。

第一段我們運用畢展在綜合教學大樓的藝術裝置作為影片開頭,藉由淡色系的裝置藝術點出青少年的夢是五彩斑斕,但同時又模糊如夢境一般的,裝置藝術中點出許多青少年都在煩惱的問題,尤其又有「興趣能當飯吃嗎?」,與文章主題緊緊相扣。而背景吵雜的聲音正是身為青少年的我們在討論的各種問題,象徵出青少年內心因選擇而產生的混亂。

第二段運用睡蓮綻放的縮時攝影與文章主題相呼應,同時也明確運用睡蓮象徵青少年含苞待放至勇敢綻放的夢想,進而帶出第三幕阿文和阿渡的對話。

第三段開始了阿文和阿渡的對話(有改編過),對話始於一般高中生的煩惱:「要選第幾類組?」,阿渡就像一般人一樣,沒有自己的見解只是盲目跟從,並對阿文的文學夢感到不以為意甚至加以吐槽,認為文學的才華為無用的才華,更何況阿文在文學方面也不算是個文豪,便隨口叫阿文也一起轉換跑道,此時阿文仍很堅持自己的夢想,但阿渡便提出了文本中較偏向虛無主義的想法,想讓阿文對他的文學夢死心,而也就是在這時候,阿文開始對未來的夢感到迷惘了。

第四幕產生了一段沉默,兩個人各有所思,阿文開始動搖,認真思考起阿渡的話,而阿渡也覺得自己說了重話,對阿文感到愧疚,進而想說些話來挽回而帶出第五幕。

第五幕阿渡以鼓勵的方式給阿文更多「讓生命富有意義」的選擇,而在阿渡鍥而不捨的勸誘下,阿文也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眾人所選擇的道路而放棄了自己的初衷。

第六幕拍的是走上理工之路的阿文,因在實驗室中遲遲做不出正確的實驗,而開始對那樣的活感到煩躁,隨手把錯誤的數據紙扔向角落,鏡頭卻拍到了在那堆廢紙中那篇當年寫的小詩,象徵著自己最初的夢想被埋沒在沉重的現實裡。

第七幕首尾呼應,在一次運用縮時攝影,以睡蓮闔閉之姿象徵青少年的夢(初衷)如睡蓮般熟睡。最後在以畢展的裝置藝術做結尾,再一次提出疑問:「青少年的我們到底在迷惘什麼呢?而又為什麼會有這些迷惘?這真的足以影響自己的決定嗎?」










製作團隊:

演員:沈亮杰、郭胤良
攝影:蔡宜靜、陳宇玄(裝置藝術攝影)
動作指導:蔡宜靜
後製:路詩瑤
文稿撰寫:陳宇玄

2015 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課程作品


作品名稱:明亮的六月天
媒材:簡報檔
製作團隊:陳怡彣、蕭格爾、陳暐翔、李炎庭
動畫:





  1. 作品名稱: 從葫蘆墩說起:豐原的人文物產之旅
    製作團隊:王筱萍、王彥晴、鄭光惟、修修儀、廖家駿


  2. 作品名稱:彰化八景與抗日事件巡禮
    製作團隊:劉玟葛、洪德偉、陳思傑、臧照祥、吳名虔
    附章:重大抗日事件

  3. 作品名稱:「畫」中有話:跟佐藤春夫來趟台灣美術之旅吧!
    製作團隊:李品萱、林晉頡、鄭錦陽、鍾尚霖


  4. 作品名稱:豐原城的時空紀行
    製作團隊:廖唯筑、李炎庭、蕭格爾、陳暐翔、陳怡彣
    附章:豐原火車站
    附章:畫家筆下的豐原

  5. 作品名稱:來走一下反抗和順從的《殖民地之旅》吧!
    製作團隊:李伊庭、張毓翎、洪于晉、湯佳欣、謝佩庭


  6. 作品名稱:今昔互望的鹿港街景旅行
    製作團隊:黃柏儒、陳家勛、蔡銘誼、鐘文徽、洪千惠

2016 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旅遊課程作品

  1. 作品名稱:連翹花
    作品改編來源:
    蓮翹は葉かげに赤く實をもてどいつくしみ得ず今日のこころに

    連翹的葉陰下
    雖有果實
    殷紅,
    吾心今日
    卻不得憐愛它

    ────小倉敏夫
    影片:


  2. 作品名稱:蟋蟀
    作品改編來源:
    つるごもりより出でしにあらむこほろぎのこゑの幼さ暁の庭に

    是否從梅雨的
    假寐中醒來?
    幼小蟋蟀的叫聲
    在拂曉的庭園
    響著
    ────植村蘭花

    影片:


  3. 作品名稱:向日葵花
    作品改編來源:
    通り雨過ぎてあかるき畑なかにあざやけきかも日まはりの花

    陣雨過後
    明亮的
    野地上
    灼燒的
    向日葵花
    ────尾崎孝子

    影片:


  4. 作品名稱:白頭翁
    作品改編來源:
    ほがらかにぺたこうの啼く朝あけやおのづからなる目醒めなりけり

    白頭翁的叫聲
    酣暢地迴響於
    黎明中
    依然昏暗的紅榕樹梢間
    ────松浦武雄

    影片:

2016 春旅行文學課程作品

  1. 作品名稱:青少年的迷惘(拍攝理念

    作品來源:楊渡〈孤獨的睡蓮〉(出自「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

    拍攝地點:台中公園+台中省立圖書館

    影片簡介:作者於文中提到青春的選擇,認為青春就像正在茁壯的植物一般,雖然富有生命力、熱情和活力,但卻容易隨風擺動,容易隨身邊同儕、家長、老師的價值觀而影響。作者認為青春就是不斷在岔路口做抉擇,選擇自己的方向和自己的定位。藉由阿文這個有著文學夢的青少年為舉例,探討了「興趣到底能不能當成自己的工作?」和「何謂無用的才華?」全文以阿文和文中作者一來一往的對話,讓我們體會到阿文最初的理想被蠶食鯨吞的過程,而選擇了與自己內心不符的道路,並運用睡蓮這種盛開在夏日午後的夢幻花朵,比喻青少年在最熱烈最具激情的年紀時多采多姿但卻又最容易被影響的夢。




    製作團隊:沈亮杰、郭胤良、蔡宜靜、路詩瑤、陳宇玄
  2. 作品名稱:作者對火車的記憶及火車與人生故事的串連(拍攝理念

    作品來源:廖玉蕙〈當火車走過〉(出自一九八六年十月《聯合文學》二十四期。)

    影片簡介:作者回憶起從幼時至今,人生每個階段與火車交織的故事。幼時台糖火車的畫面及在兄姐講述的童話故事中找尋對火車的想像,對火車的好奇及渴望搭車的童稚心靈。另外,火車所帶來的死亡,許多牲畜甚至人都慘死輪下,這是作者對火車非常不同的印象。隨著求學的年紀到來,作者也搭上了火車通勤,那趕車、及尖峰時刻車內擁擠的畫面也透過文字細細描繪。直到上大學後,作者離開家鄉求學,對火車的印象更添上一筆鄉愁,火車既是離鄉的承載,也是回鄉的依歸。長大後作者結婚生子,搭火車的頻率也逐漸減少,火車即成為作者過去記憶的象徵。透過火車,作者一幕一幕地回想起人生各階段的故事,及各經歷當下深刻的情感。






    製作團隊:張自源、翁琪雯、蘇微淇、潘禹承

2016 秋季演講

  1. 演講主題:數位典藏的漫畫創作及運用: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CCC創作集
    講者:黃冠華(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專案經理)
    演講日期:2016/10/20

    演講內容:
    主講人黃冠華先生為研究數位文化的專業人員,今日的演講他講述了我們該如何將「既有的」或是「傳統的」那些可能被遺忘或是存在圖書館、資料庫中的珍貴文化資料,再一次地呈現在大眾面前。而這些大眾不限於文史工作者。而是要讓一般大眾更能夠接受的方式去呈現,而將文化資料結合數位應用,便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黃冠華展示了建立在中研院平台上的「CCC創作集」。 創作集是一套由利用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或地區事件或者著名人物傳記作為基底所改編、繪製、創作而成的漫畫與小 說。成功的將歷史資料與大眾娛樂作結合,所以吸收知識的民眾範圍會更大,透過娛樂接收知識也會使一般民眾覺得更有趣。

    相關照片:

  2. 演講主題:傳統文化的創意產業:霹靂布袋戲的數位技術運用與國際行銷
    講者:鍾韻永 〈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演講日期: 2016/11/03

    演講內容:
    主講人鐘韻永為大霹靂布袋戲的行銷人員,今日簡短介紹了霹靂布袋戲在台灣的歷史發展,以及如何的行銷才能夠使布袋戲在現今的社會中存活下來,傳統的布袋戲如何能發展成現今的規模,背後除了有文化根基(寫劇本、操偶師)以外,還要能夠順應現在的拍攝技術,創造吸引人的畫面效果,年輕的Cosplay族群也是大霹靂布袋戲能夠在年輕人市場有一片天地的原因之一。主講人介紹了大霹靂的跨界合作,有歌曲MV、廣告、航空公司代言等。

    今日放映大霹靂目前與日本合作的 東離劍遊記 片段,說明此片跨國合作的困難性;尤其劇本的翻譯與演員的台詞是一大困難點,連有文化重疊的日本都難以翻譯的劇本,翻譯成歐美語系就更困難了,所以霹靂布袋戲要推廣出華人圈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度,所以目前還沒有往歐美發展的計畫。

    相關照片:

  3. 演講主題:一起來臺灣吧!動漫世界的臺灣史
    講者:蕭宇辰(臺灣吧共同創辦人)
    演講日期:2016/11/30
    演講內容:
    主講人蕭宇辰先生過去是高中歷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身為歷史系出身的自己,能夠為大眾做什麼事情?也認為人文的東西,必須數位化包裝來吸引他者。在秉持這樣的理念下,和另外三位不同才能的夥伴創立臺灣吧。

    而臺灣吧建立的初衷是:如何讓外國人認識臺灣?在 2014年首部影片獲得成功,團隊從原初4人到現今已20多位。那麼該如何定義臺灣吧?:新媒體V.S舊媒體—時代的轉變,接受訊息的行動載具造成使用者習慣的改變。舊媒體有同類型資訊無線循環的中心化現象,而新媒體則淡化中心化現象,並帶動自媒體興起。臺灣吧找到了大眾願意接受知識的方式。
    蕭宇辰也提到新媒體時代的利與弊,利指的是閱聽者能與媒體來源互動,弊則是容易讓人在同溫層,社群軟體的使用也被網路記憶、篩選。臺灣吧內容製作原則:內容配方—洞察眾、找到內容切入點,沒有什麼內容是大家不能接受的,但要找對呈現的方式。

    相關照片:

  4. 演講主題:社會理想下數位文創的未來想像
    講者:張志祺 〈圖文不符共同創辦人〉
    演講日期: 2016/12/15

    演講內容:今日講師是「圖文不符」創辦人張志祺先生。「圖文不符」為臺灣協作過最多圖文懶人包之一。著名作品為台北市政府的「小當家大巨蛋」。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已經逐漸失去閱讀大量文字的耐心,反而是影像與圖片才能吸引住大眾目光;於是誕生了「懶人包」。「懶人包」的主要功能是將大量或是艱澀的文字轉化成簡易的標語及漫畫或插圖使人們能夠快速明白/接收其意思。

    張志祺表示早期的懶人包設計是一頁一、二句標語,有時候會搭配少許插圖,但是長久閱讀下來文字量還是顯得吃力,所以要怎麼在眾多懶人包中殺出重圍呢? 特別「設計」過後的懶人包這時就顯得非常重要,這類懶人包也稱為「資訊設計」。資訊設計的過程分為1.處理繁雜的資訊2.將資訊重新脈絡化3.安排畫面的結構4.將故事具象化。而相對於一般設計,資訊設計作品通常帶有被社群高度傳播的潛力。隨著網路與臉書的興起、資訊的爆炸,資訊設計的概念在網路媒體與社群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漸漸成為當今新媒體的顯學之一。

    「圖文不符」由張志祺與王成祥共同創辦,目前以接資訊設計為主要業務。在場學生提問資訊設計在台灣的困難性,張志祺表示目前台灣的市場非常有潛力,「圖文不符」創立至今一直都是正成長沒有盈虧,還需要剃除價位不夠高的案子,目前市場其實非常大,也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新血加入。

    相關照片:
      

2016 春季演講


  1. 演講主題:資料,而非文字:從數位人文的基本元素出發
    講者:王柏偉(臺北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演講日期:2016/4/14

    演講內容:
    本次演講是對應課程中關於數位人文的討論。講者從數位技術史的角度切入,進行高度討論化的思考,並佐以短片作為實例,使同學不致迷失於高度抽象的思考與推論。而在演講後同學與講者持續討論,氣氛熱絡。因為演講仍屬高度抽象與理論的思考,同學更需在演講後持續思考與探索,方能完成數位記錄與臺灣影像此課程要求的影像實踐。

    相關照片:







  2. 演講主題:太平盛世後的璀璨:當代臺灣導演與短片
    講者:李幼鸚鵡鵪鶉(專業影評家)
    演講日期:2016/5/19

    演講內容:
    本次演講邀請知名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分享他對於臺灣影像在新電影的太平盛世後,當代臺灣導演與他們的短片。演講採取現場放映電影片段與短片,接著即刻分析、講解的方式進行,並邀請同學回饋他們對於影像的感覺與思考,刺激、並開拓同學對於影像的感受力。

    相關照片:





  3. 演講主題:離散記憶-用散文詩周遊時空
    講者:陳玉敏(陳乙緁) (散文詩《記憶零度C》創作者)
    演講日期:2016/5/26

    演講內容:
    配合【旅行文學】一課題,陳老師藉由她出國後從攻讀博士班一路到在美國馬里蘭大學任教的經驗,以及她這些年累積的文學作品──集結為《記憶零度C》一書,以分享與問答與同學及來賓互動的方式進行,討論在異鄉遊子的「離散」經驗,以及不同的國外風光與文化差異的比較。透過「旅行」討論:「在路上/轉接」的概念,該詞彙除了指向空間中的位置以外,亦指向「主體已出發,處於追尋中,但尚未歸返」的「存在狀態」。陳老師談到在旅行中感受到對自己的疑惑、迷失,反過來可能幫助自己確定了某種方向,像是離開原本的舒適圈去找尋自我的生命意義與認同。

    相關照片:









  4. 演講主題:路途上的故事-我的小鄉鎮旅行
    講者:賴鈺婷(作家· 曾出版《彼岸花》、《遠走的想像》)
    演講日期:201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