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鎮瀾宮的大甲



改編出處

劉克襄,〈沒有鎮瀾宮的大甲〉,《11元的鐵道旅行》,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沿著海線的鐵路,車站附屬的城鎮大多荒蕪,寂靜,而大甲則是較熱鬧的一座,作者以旅人的初訪大甲的角度,透過平凡的市場生活帶出沒有鎮瀾宮得大甲,強調即使沒有媽祖,大甲仍然具有它的活力,隱藏著一種平凡卻幸福的美感。藉由懷舊的市場街景,像是沿著蔣公路展開扇形的街道,以及市場沿路攤販特色,從賣麻糬的老翁、賣杏仁茶的歐巴尚到刮痧的阿罵等,更別提和媽祖一樣遠近馳名的芋頭,展現市場保持過去樣式以及它的生命力,不只是普通的菜市場,而是一種海線的生活美學。

改編橋段

「沒有鎮瀾宮的大甲」導入主題、進而聚焦在大甲菜市場
「海線不如山線人口稠密,像大甲這樣稍具一些規模的城鎮,往往成為眾小攤販擺攤的地點。」
「我還想提醒旅人,從車站到鎮瀾宮,短短不到三百公尺,蔣公路左右即高密度的呈現三、四個菜市場,由此一現象可鑑知,此地乃集海線精華蔬果貨物之大鎮。」
「一個小鎮竟有這麼好幾處菜市場,彷彿諸多地方生活博物館,坐落在小城,這是一個生活幸福的指標。」
「因為這些小事小物,以一個遊客的身分參與,你會悄然地愛上這裡,不一定非得目睹到大甲媽,或者特別在節慶時日,參與眾人瘋狂簇擁的祭典,才能感受大甲鎮的生命力。」
「大甲的菜市場會呈現什麼樣的內涵?我懷著同樣的興奮和好奇,展開在海線探索的最大樂趣。期待著在鎮瀾宮之外的世界,發現另一個大甲,過去不曾注意的大甲。」

拍攝理念

劉克襄之文本〈沒有鎮瀾宮的大甲〉旨在敘寫跳脫出鎮瀾宮的大甲到底為何?大甲是由甚麼組成的?而我們的文本便是呈現且延伸了劉克襄的末段所敘「大甲的菜市場會呈現什麼樣的內涵」,算是給予文本一個解答。於文本中,劉克襄認為菜市場是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標,菜市場、攤販、民眾這些小事小物即體現出一個城鎮的美好,而大甲菜市場也仍保有一個海線城市的復古生活美學。為了親身了解劉克襄所敘,以及對這復古的小鎮有了嚮往,我們決定去他所說的小鎮的核心——菜市場,一探究竟。

文本中,雖並未有明確的詞句給予大甲小鎮一個定義,但細細閱讀後我們認為劉克襄所體現的是大甲小鎮的日常生活,即其展現出的平淡幸福氛圍,因此我們的拍攝主旨便是要將大甲小鎮菜市場中的平淡幸福氛圍展現出來。影片開頭便用文本的標題進而延伸做為序幕,帶出我們的主題將會跳脫出鎮瀾宮一事,接著以實地走訪的街景、大甲民眾的日常、以及我們與攤販的互動來呈現菜市場的人情味,並以旁白來加強對於菜市場情感層面的敘述。

整體而言,影片不僅呼應了文本對於庶民生活的描述,更是對於文本的末段所敘有了更明確的回答——菜市場為大甲城鎮的生活核心,他不僅是個「場所」,更是大甲人民的共同生活記憶,攤販、民眾、和遊客於此可以接觸到最為純樸、真實的大甲。所謂幸福指標,它是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期望我們能在影片中呈現出我們在大甲菜市場所感受到的溫情。

文本分析

講到大甲,大家第一個便聯想到鎮瀾宮,但是作者可不這麼認為,開頭便以海線車站為例,突顯出大甲鎮有別於其他海線城鎮之處,強調不一定要到鎮瀾宮前面才能體驗大甲的熱鬧和魅力。作者描繪了踏出火車站,一路走到市場的沿路市場街景,充滿具歷史遺跡的巴洛克建築和日治時期的商會,推著老式小車的老伯,還有不停迴盪的叫賣聲,處處顯現出這個海線大城的生命力。

作者在市場徘徊一陣子後,體會到自己受大甲著名的芋頭吸引大於鎮瀾宮,進而介紹大甲芋頭,樸實的外表下,卻富含著綿實可口的內涵。以一個旅人的身分,作者因大甲菜市場的密集度,而將大甲稱之為「集海線精華蔬果貨物之大鎮」。接著透過講述過去政府的整治計畫,來說明大甲何以保留其過往的海線生活美學。最後,因大甲菜市場的分佈關係,導致旅人於此能輕易邂逅特殊的物種,並期許未來能夠發現不曾注意到、沒有鎮瀾宮的另一個大甲,而我們在之中看到建立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平凡的幸福感。

參考資料

在文本中提到兩個大主題,一:講到大甲就一定會想到鎮瀾宮,各種民俗的活動(繞境,進香)的規格之大,讓大家遺忘了大甲本身也是個充滿熱情與活力的地方;二:除了鎮瀾宮外大甲還有什麼? 在文章中有提到大甲有很多的市場,也提到"海線不如山線人口稠密,像大甲這樣稍具一些規模的城鎮,往往成為種小販擺攤的地點",而我們在討論的時候就設定了以"大甲的活力及市井小民的幸福感"為主軸,所以我們的目標就訂在大甲的市場。而大甲市場的特色及其特別的原因來自過去,從清領開始就有開墾及因為靠海所以有貿易,導致大甲成為當時的重鎮,到日治時期因為”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在清領時期的基礎上,灌溉面積及農業人口都有提升;而大甲除了鎮瀾宮,另一個有名的就是芋頭,因為大甲的地理位置在大甲溪下游,所以孕育成了砂礫及黏土所形成的沖積土和豐沛的水源,這正是適合芋頭的土質。另一大原因,就是大甲種芋頭的面積占了台中種芋頭面積的48%,也是全台最大的。這些資料讓我們知道了大甲的背景,及我們想拍攝的主題"大甲的活力及市井小民的幸福感",能在緊鄰大甲火車站那一大片禮拜天早上熱鬧的市集,尋找我的需要的素材。

反思與心得

劉虹韡

因為這份作業使我們非常仔細地閱讀劉克襄〈沒有大甲的鎮瀾宮〉,鑽研文本每個重要句子、探討字裡行間的意思,這是少有的經驗。實際走訪後,感受了劉克襄所敘之菜市場為小鎮核心精華之體現,亦不禁使我反思:過去我們總以某地的名產或是景點來代表一個地區,卻忽略了對於當地居民而言,到底甚麼才能代表他們的共同生活記憶。期許自己未來對於旅行這件事能夠更有深度的進行探索。

吳伯佾

這次我們選擇的文本主要在刻劃大甲的熱鬧和生命力,在決定主題的時候其實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最後我們理解作者所描述的市場的生命力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那個連結便是幸福感。所以我們前往大甲拍攝的重點是市場裡人跟人之間的互動,希望能夠成功的帶出大甲的幸福感。

許博翔

縱使每年都有大批虔誠的信徒受鎮瀾宮媽祖所吸引,身為興大學生的我卻未曾到訪過大甲這個位處於台中臨海的小鎮。透過這次旅行文學的拍攝,當地居民流露出幸福洋溢的樣子盡收眼底,讓我們對於大甲居民有進一步的了解。

洪鈺准

這一次的旅行文學遊大甲讓我對於大甲改變了許多印象,也重新認識大甲的這個地方,不是只有每年的鎮瀾宮遶境與滿滿的信徒伴走,你才會透過新聞關注到大甲這個地方,而是透過旅行以徒步走訪,以雙眼見證這個充滿濃濃鄉村味的大甲,在逛菜市場的路上你可以看見鄉下特有的叫賣聲、老闆與民眾討價還價、媽媽跟小孩的互動聲,整個市場流露出滿滿的活力與熱情,而我也好像身歷其境,對於大甲我已經大大的改觀。

朱天岳
經過這次的經驗,再行前的資料搜尋的其間更了解大甲,除了他的歷史還有了解到為什麼海線城市中,大甲是比較具有規模的城市,還有youtuber在路上拍vlog還要自言自語的羞恥度真的要很大,但過了自己心裡的那關,其實發現路上根本沒有那麼多人在看自己。

工作內容分配

劉虹韡:拍攝理念撰寫
朱天岳:攝影、參考資料分析
吳伯佾:文本分析、簡介
許博翔:影片文稿撰寫
洪鈺准:影片剪輯製作

Share this

Related Posts

Previous
Next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