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台灣文學工作室〈淡水河百年史〉
出處:《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台灣文學工作室,2015九月25日出版2刷),頁223~241。

這篇文章從歷史方面著手,帶著讀者隨著歷史的演進,看淡水河沿岸的繁華與沒落、居民們的生活習慣和休閒活動跟淡水河之間的關係,說人們跟淡水河從溫飽維生的密不可分到因為高聳的河堤而阻絕再到因為社區營造和運動興起所以重逢的故事。文章一開始用日治時期興盛的休閒活動-----納涼會起頭,用近景遠景的轉換、生動的形容,告訴讀者當時淡水河休閒活動的興盛。除了歷史外,這篇文章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交通。在同樣的時代下,作者用運用跟當代人一樣的交通方式,讓我們在了解沿途風光的同時,也了解時代背景和交通模式。從水路到陸路、從火車到公車甚至是計程車。作者也很多的引用其他當代的文學作品,更深刻的探討當時代的實際狀況。文章的後段,跳開前面說歷史地理和當地的生活。用一句傳統歇後語------淡水河又沒加蓋,道出除了提供休憩生活和生計,甚至是一個可以安放心碎的場所,道出當時不論是對被戀情拋棄或苦於身世命運的人們來說,投入淡水河,成為了擺脫是姦情纏擾的手段,寫出了淡水河能載舟也能覆舟的另一面。
2. 現地旅行時,作品如何帶給你不一樣的視野


3. 相關資料的預先準備如何幫助你認識當地
出發前,在讀完文本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google地圖,釐清文章裡提到的複雜地理關係。了解地理位置後更好規劃路線。
4. 為何選此文本,跟你自己的關係為何
上大學後我最好的朋友讀的是淡江大學,時不時我也會跑來台北找他,坐著40分鐘的捷運,無聊時就是看著窗邊高樓之間露出的淡水河,看著這樣若隱若現的淡水河,早就想一窺旁邊的淡水河的秘密,這次的作業就成了很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