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散走:廟宇於時代演進中的生存


改編出處

劉克襄〈高鐵站旁的土地公〉,出自於《11元的鐵道旅行》,頁174-182。(台北:遠流出版,2009)

內容簡介
一個背著背包的旅人走出了高鐵站,張望著,緩緩的面向草原...

旁白:(177頁)-1
前方草原,傳來小雲雀飛入天上的清脆鳴叫。也不知在半空中有多少隻,但那美妙的聲音,到處傳來,從未停歇。我不免有些感傷,再過個四五年,這些空無一物的草原,或許都會興建公寓大樓,成為台中最熱鬧的區域。

旅人自遠方慢慢走向小廟,他疑惑著此刻這個突兀的廟宇為何還能坐落在此,而坐在樹下的在地人望著他,同時也在想著,這年輕人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

旁白:(178頁)-1
小廟旁邊的百年大樹,樹幹擁有直條裂紋的理性線條,遠望以為是樟樹,接近時才發現,竟是一株黃連木。他足足有三人抱的軀幹,主幹強健,樹根部位堆置了許多大卵石,每顆都接近橄欖球的大小。

旅人投了些香油錢,點了香開始祭祀,從天公爐、到小廟、再到黃連木下的小香爐

旁白:(178頁)-3
黃連木老樹下設有一香爐,另一側則擺了一座觀音菩薩像。另外,大樹旁邊嶄新的小廟,叫厝仔福德祠。

在地人開口問「你是來拜拜的嗎?」
旅人「沒有,就四處看看。」
在地人「真難得看到有年輕人來這裡晃晃呢」
旅人「之前就想來了,只是一直沒機會,你是住這附近的嗎?」
在地人「是,我從小就在這附近長大」
旅人「這座廟能被保存到現在,肯定很重要吧」
在地人「我們小時候都在附近玩,附近都是水田還有白鷺鷥,村里的人也常來祭祀,之前要蓋高鐵時還差點被拆掉呢,甚至鬧上了新聞,還好最後被留了下來,你看,現在高鐵反倒是尊敬我們土地公了呀,我就說阿,土地公對我們這片土地來說,本來就是個重要的存在,哪能說拆就拆的呢?」

旁白:(179頁)-1
土地公的奉衣上,有著高鐵車隊烏日站管理委員會等字,可見這座小廟和老樹,跟高鐵的關係匪淺,當初高鐵想砍除此樹,鬧得新聞見諸各媒體,現在轉而虔誠祭祀,其中的轉折變化,頗耐人尋味。


旅人「是阿,我曾看過那新聞呢,真的幸好是被保存下來了」
在地人「我告訴你啊,不只是附近的人會來祭祀,連周邊各行各業的負責人都會來這裡拜拜,大家都知道,這裡有著一座和高鐵有關係的廟祠,就像我們大家的保護神一樣」
在地人「那頭還有一座廟阿,往那個方向就是了,我們現在這座廟宇朝著大肚山,守護著我們三和村,而另一頭那座廟朝著筏子溪,守護著湖日村,你有興趣的話再去看看吧。」

旅人獨自繼續踏上了他的旅程,不管世代變遷,廟宇於地方始終有它存在的重要性,這樣的在守護著於土地上生活得我們。

旁白:
(182頁)-2、(182頁)-3
以前水田瞭望的時,兩棵老樹遙遙相對,勢必為純樸的鄉村風景。
我如此想著過去的美好,雖時移勢轉,仍期待著兩棵大樹,還有相伴的土地公,同樣庇護高鐵。

拍攝畫面
1. 出站處-拍旅人從高鐵站出入口出站,表示他來到台中了。這時候攝影機定格從旅人背後拍
2. 站前綠地-攝影機定格朝向高鐵站及綠地,此時旅人入鏡,四處張望,不時拿起收機拍照
3. 土地公廟-攝影機先定格對準廟、在地人及黃連木,旅人入鏡後照旁白所說端詳廟及黃連木。等到在地人搭話時便開始對話直到第一段對話結束
4. 此時旁白說話-土地公的奉衣上,有著高鐵車隊烏日站……攝影機對準土地公
5. 接著旅人與在地人再度入鏡,同時鏡頭拉遠,講到在地人說:「那頭還有一座廟阿,往那個方向就是了…再去看看吧。」兩人就往東方走,此時攝影機從廟旁拍兩人背影
6. 接著在地人離開鏡頭,旅人望向遠方另一座廟,漸漸遠離鏡頭
7. 接著攝影機可以拍附近風景,以空景搭配旁白做最後的收尾

改編橋段
頁174-179,劉克襄於厝仔福德祠的旅程。

文本中,劉克襄主要去了兩座廟宇,規模都相當小,但於當地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主要截取劉克襄自高鐵站後旅程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厝仔福德祠,文本原是透過劉克襄的自身觀察,從廟宇外觀,到來祭祀的人,最後是與地方關係的反思。而我們透過一個角色的加入,讓在地人能跟旅人直接進行討論,間接的告訴旅人這座廟宇的興衰過程,透過在地人更發自內心的感慨,也讓旅人在這過程裡,不只是帶著觀光的心情,更能體會到時代下的保存意義。

拍攝理念
《11元的鐵道旅行》這本書出版於2009年,與現在2019年已經相差十年,這十年來高鐵站旁變化很大。2015年底台中市政府開始在烏日地區辦理副都心計畫,烏日地區以三鐵共構為優勢,並且引進大量的休閒娛樂、展覽、物流等產業,交通方面,因為有高鐵、台鐵、市區公車、公路公車及未來捷運綠線,吸引許多建商投入大量資金競標土地。周圍的稻田空地開始大量開發,相較於十年前周圍滿是水田的景色,近年來已多為建地與停車場。因此高鐵站旁的土地公廟與現在景色充滿對比與衝突。福德祠旁的黃連木更是珍貴,黃連木因經濟用途廣泛,許多位在平地的黃連木早已被砍伐,能留存的百年老樹並不多見。福德祠黃連木位於空曠地區,周圍也只有這棵樹而已,容易受到颱風與其他災害的侵害,但多年來除了樹枝折斷以外,主幹依舊粗壯健康。

厝仔福德祠與百年黃連木原先在興建高鐵站時被規劃遷移,後因在地居民的反對與立委陳情,最終留下。這次影片主題為<廟宇於時代演進中的生存>我們認為黃連木與厝仔福德祠對於在地人的意義重大,除了是地方信仰中心以外,還因為從高鐵興建規劃中保留下來,路過的旅人、高鐵站的商家也會來向福德祠、老樹祈福。多年來當地居民也依舊照顧這棵百年老樹,即便周圍環境早已改變,從原本的水田草地,到現在的建地停車場,周遭居民依舊對在地信仰堅定不移。

文本分析

文本中一開頭就給了我們一張地圖,但由於相當簡略,我們只能知道大概的相對位置,無法根據地圖本身找到廟宇的正確位置,但只要透過GOOGLE MAP的協助,我們即可輕易的抵達小廟。
而之後關於文本內對於厝仔福德祠的細部敘述就相當貼切,從小廟旁的黃連木「他足足有三人抱的軀幹,主幹強健,樹根部位堆置了許多大卵石,每顆都接近橄欖球的大小。」、「老樹下設有一香爐,另一側則擺了一座觀音菩薩像」到關於廟宇細節的描述,都彷彿置身現場。但或許是因為寫作當下與現今已相差十年,早已看不到「土地公的奉衣上,有著高鐵車隊烏日站管理委員會等字」,不過一旁仍有公告著與高鐵站相關的字條,可見這座廟宇至今仍與烏日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吧。
最大的差異,大概就是當我在閱讀文本時,我以為他會是一大片荒野中的一座小廟,要穿越草堆才可抵達,但到現場時才發現,依循著人行道即可到達,一旁的建設相當現代化,停車場、馬路,僅有一側是荒野,但表面上也覆蓋了水泥,並非最原始的樣貌,看來過不久,這片荒野也很快就會被規劃為其他人工建設的一部分了。

參考資料

第一個參考資料自然是本次的文本,11元的鐵道旅行,作者劉克襄會在每一個篇章的 開頭,包括本次拿來拍攝的篇章-高鐵站旁的土地公畫上手繪的車站地圖,透過車站地圖,我們就大概能夠了解文中的土地公廟是在地圖中的哪個位置,這個作者的貼心可以避免讀者找錯地方。此外,作者另一個貼心的點是他會在文章附上照片,方便我們透過照片對照拍攝地點是否正確。由於文本出版於2009年,距今已有10年,為了確認廟宇的現況、甚至是否存在,我們使用了Google空拍圖以及Google地景確認廟宇的所在位置,幸好在觀看地景後,廟宇是在附近的開發下被保存了下來,甚至在站體旁邊的停車場附近有一塊綠廊道可供我們拍攝,這是令我們感到最開心的事。最後,則是劉克襄本人的書寫風格啦,他的書寫風格在他的其他書籍中也同樣呈現親近大自然、人群的感覺,充滿溫度的文字,讓我們決定用充滿溫度的兩人對話來呈現這個影片,要知道,文本當中是沒有任何對話的喔。

反思與心得

大方 在看文本時,有一段敘述一位婦人來祭拜,且身分竟為一連鎖餐飲的台中負責人,對這件事我是持有疑慮的,但這疑慮也在真正於當地拍攝後被解答。短短的一個半小時拍攝,就來了3位計程車司機前來祭拜,搭配上廟宇旁一長龍的計程車,這畫面完整說明了我們當初最想表達:廟宇始終守護著地區的人們這件事。
亞弘 在參與影片的製作過程中,包含前面的腳本書寫,想劇情對話,以及後續的剪片,上字幕,想著如何讓畫面轉場比較順等等,我才知道,原來出來拍外景演戲,只佔整個期末報告的一小部分。雖然花了很多時間製作這份影片及報告,但過程中,我覺得很有趣,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燃燒了許久未拾的戲精魂呢
潔心 這次的期末作業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好的組員的重要性,非常感謝各位組員的幫忙,雖然我好像除了錄音、討論跟寫拍攝理念以外做的不多,但還是也學到了小組溝通的經驗。
易賢 在這次的拍攝中,覺得最困難的部分莫過於剪輯,有時在設想鏡頭及設計腳本時過於單純的想法,造成後續在拼湊影片時的困難,包括場景轉換的生硬感及故事的延續性不足。雖然在這次的拍攝過程中有許多的地方還須改進,但是還是非常感謝小組內大家同心協力,才能把這任務圓滿達成。

工作內容分配

腳本:共同討論後由大方、易賢撰寫
影片剪輯:易賢、亞弘
演員:易賢、亞弘
攝影:易賢、大方
錄音:亞弘、大方、易賢、潔心

期末報告內容撰寫
改編橋段:大方
拍攝理念:潔心
文本分析:大方
參考資料:亞弘

少年在未知的城市遊蕩:青春和台中的連結


改編文本 呂政達〈魂縈夢牽〉出自於《城市書寫:33位作家印象》,頁54-57。(台中:晨星,2015)

作者以在小時候和父親爭吵為此旅行之動機,從火車站出發,搭著火車,來到了臨時起意的台中,並對此車站及「台中」二字點出其在作者的人生中所占的比例、重要性及心境。接下來走出了火車站所見的場景,更是讓作者開啟此旅途的關鍵描述。來到了南天宮,遇到的場景及作者所說的「老人」,都是作者對於這次旅行的心情描述及當時到南天宮的心境及想法,南天宮此站已是接近了此旅途的終點了。最後來到了台中公園,想起了在這與家人的快樂回憶,以及和作者此時只有一個人的時候形成對比,來對這次的旅途畫下了句點。並最後決定買票回到了家中。

拍攝理念


第一幕是主角從新台中火車站步出的畫面,對主角來說台中是個陌生未知的城市,因此畫面安排讓主角先低頭滑手機像是在查詢有關這個城市的資訊,之後再抬起頭來迷茫地環看四周,會如此安排是為了跟作者剛到台中所產生的不安、迷茫等情感展現出共鳴之處,而下一幕的猛然抬頭看向遠方,鏡頭運向舊台中火車站使作者和主角正式地連結起來,利用舊照片顯示出作者的內心想法,在新和舊的時空差異下,兩人卻擁有幾分相似的情感。

隨著作者的腳步(用公車的移動來轉場),主角來到了南天宮,為了呈現出作者和主角兩人對於青春、不熟悉的環境下的不安、迷茫和掙扎,透過主角虔誠地燒香拜拜、擲杯和抽籤詩,表達出人們依靠信仰的寄託和慰藉。

影片的最後一個場景是台中公園,作者在夜晚的台中公園徘盪,而我們安排了主角在台中公園裡漫無目的地到處亂晃,晃啊晃啊,目光不自覺地被在划船的親子、情侶吸引,作者和主角將划船的情景和童年溫暖的回憶連結在一起,引起想家的心情,驅使兩人結束這趟的旅程,踏上回家的路。最後透過旁白傳達出台中雖然是兩人瞭解不多、未深入的城市,但旅行中的心情會和地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份感受使作者和主角與台中結緣。

文本分析


從一開始以一事件為這文本開了頭---和爸爸爭吵,開啟了作者接下來的台中之旅。

台中火車站,這地景在這旅途中佔了很大的重要性。第一,他開啟了這座者的旅途,而在描述此地景時,都脫離不了「台中」二字:台中,就像是一個里程碑上的碑名,一直留存於作者的回憶中;台中的中,藉由此字,點出了作者當時的年紀,未來對於當時的定義等,巧妙的說出一個旅行文學基本有的資訊。第二,此地景說明了作者的交通工具,且透過買票過程,再次點出作者這次旅行是臨時起意、漫無目的的,藉此說明了旅行的動機。雖然作者對於此地景並沒有很完整的建築描述,我卻認為此地景是最有感情的部分,簡簡單單的每票過程,就能說明了此行接下來的路線及發生的事,例如不知道晚上睡哪、沒錢,再加上作者的一切在台中的旅行都是從這火車站開啟,別具意義,且描述了坐在舊式車廂中,那看著出窗外的忐忑及未知,更加點動我心中的漣漪,產生共鳴。在走出火車站後,映入眼簾的地景,那地景的描述是如此的青春,再次間接的點出作者此時的年齡,並且因此更加堅定的踏出此旅途。

南天宮,接近了此行的尾聲,藉由老人說出了作者此時的淺意識心情---回家。藉由簡短的對話,引出後面作者的情緒波盪,南天宮,這老人,或許就是作者此心情的鏡子,作者不透過直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透過另一人說出,更顯的作者的糾結,在作者那時的年紀,因為和父親吵架離家出走,走到了這裡一定非常想回家,卻礙於面子,一直在掙扎,所以藉由老人說出,可以順理成章的結束此旅行,讓心中的那份最惡感降低。且廟宇,是多少人尋找心靈寧靜及慰藉的地方,或許作者走到此處,隱隱約約中也是希望有人能為他解惑吧!

來到了台中公園,此地可以說是作者的最後站,此時的作者已是又累又冷,經過那前面的心靈震盪,讓此時的作者更加的想要回到那熟悉的家,此時的心情藉由回憶小時候和爸爸一起來到湖心亭划船的情景,那份回憶是如此的溫馨,且在此時想起來爸爸的划船那時的身影,再加上與此時作者獨自划船,只有胡中的倒影作伴,與那份孤寂形成了對比,讓人能更加進入作者此時的心情,更加的揪心。我同樣來到湖心亭時也深深的體悟到作者在這在半夜,一人獨自划船的那份孤單及疲憊,在這就像是平靜的湖面,靜靜得畫下了句點。

文學不同於一般旅行簡介不同的是,作者所想傳達出的心境,這是旅行文學所不能被取代的原因。


參考資料

《魂縈夢牽》的作者——呂政達,出生於1962年,台南人。高中時期因為跟爸爸吵架而離家出走,前往台中。作者在台中去過的地點,成了我們拍攝影片的改編橋段。然而,我們從中攝取一些參考資料,來表達我們想拍此影片的目的。

  • 景點一:台中車站。作者高中時期的台中車站與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台中車站有很大的對比。現在,舊台中車站已關閉,但建築依然存在。那我們找一些舊車站的照片,把它放入我們的影片並做個對比。從新車站離開,看到舊車站在眼前。
  • 景點二:南天宮。我們從資料中尋找去南天宮的方法和路線。建築上我們覺得沒太大的改變,人潮不少。資料上表示可以拜神,抽籤算命,如文本上説的一樣。我們就做了一整套的步驟,目的就想把這些行爲代入文本中,把我們的想法放入影片。
  • 景點三:台中公園。資料上看到現在的台中公園跟作者高中時期沒太大的改變。我們想拿划船的照片來當作作者想起他和爸爸一起划船的回憶。
反思與心得:
  • 施沛岑 這是第一次我擔任腳本製作和拍攝的工作,對於我來說是份新奇的體驗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再加上讓我有機會去久違的台中公園和南天宮晃晃,體會悠閒且充實的一個下午。這次的功課將這學期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的腳本、拍攝製作結合在一起,讓人受益許多。
  • 劉俊佑 此次拍攝時,為了拍出那種流盪的感覺瘋狂找景點,但作者不一樣的是:從火車站下車後,都是去一些閒者、老人才比較會去的景點。南天宮、台中公園都是適合慢下步調走訪的地方,我想,能體會一點作者那種漂泊的感覺。
  • 許露璘 這次的作業真的是很新奇的體驗。因為這次的作業,難得在這麼忙的生活中,抽出時間出來小旅行。在台中生活了兩年都是在學校這個生活圈,很少踏出這裡外出走走,很慶幸能有這次的機會先遠離了這塵囂。因為我們不是走路就是搭公車,所以有不少的時間停停看看,真好,一直以來我很喜歡這樣走走踏青。
  • 黃順杰 我們花了半天的時間,從火車站到臺中公園,然後到南天宮拍攝影片。這段時間,真的很累,而且中午天氣非常熱。期末作業中,我們學習如何拍攝,製作影片,而且組員們都很細心的完成這一份期末作業。對於老師要求的拍攝理念,我們都利用了這堂課,這一學期的通識課,所學過的知識來把這一份作業給完成。
  • 唐毅琦 這次的期末報告是我第一次參與拍攝影片成為功課,原本的劇本和配合時間演出也沒有很順利,但最後卻意想不到的完成整個影片,大家也非常配合,提出各方面的意見,而且真的讓我這個外地人無意中了解了很多台中的歷史,非常有意義的一次功課。

工作內容分配
施沛岑 腳本、拍攝理念、旁白
劉俊佑 剪輯、演員
許露璘 文本分析、演員
黃順杰 參考資料、演員
唐毅琦 剪輯、旁白

關於大度


改編出處

蔣勳〈山盟──大度。山〉,出自《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頁 247-250。

作者走過了許多座山,有峻急陡立的台灣東部大山,全是崢嶸的岩石;也有空靈寂靜的日本京都嵐山,萬籟無聲,只餘山泉直瀉而下的嘩嘩;更有坐落湖邊的南仁山,僅餘一家住戶隱世其中。看過了千萬姿態的山,作者在初見大度山時,才會驚奇竟然有一座不顯山形的山。
契機是為了尋找楊逵先生,上了大度山後,發覺一座山竟能展現出寬坦平和、擔待包容的氣度,於是便迷上了大度山,也在此住下。

他在院子裡種起花樹,並從植物的盛旺凋零循環中領悟了「只有這些花樹能永遠屬於大度山」的道理,藉此映襯一部分的他想要落地生根,一部分的他卻又想隨風浪跡天涯的夢想。

拍攝理念

這篇的篇幅其實有些短,所以我們決定把文中有出現的橋段都拍攝出來,帶領觀眾隨著蔣勳完成一日大度山之旅,希望能夠讓大家從中身歷其境的體會蔣勳的心情。

「一個人一生只能捨給一座山。」是甚麼樣的心態呢?為甚麼他看過這麼多座山,卻獨獨捨給了大度山?他種植的花草帶有甚麼意義?為甚麼他會認為自己是一種樹,既穩牢紮根,又隨風飄散天涯?

尋找楊逵而進入大肚山,是一種機緣,在平緩卻穩定上升的坡道間前行,鏡頭帶領大家爬上了這座寬坦的山,看向楊逵先生的人生豁達與經歷,以及蔣勳如何藉此文播達此意。

其實蔣勳所表述的,是關於這片土地的厚愛以及嚮往大度山的豁然的態度,當時楊逵先生出獄,居於大度山上,其實就像是大度山一般,是深愛著這塊土地,對於過去的一切,他處之泰然,他所盼望的還是看見自由陽光照耀於這片土地上的那天,也因此他的文字如同待發的種子,在歲月中循序的生長與散佈,所想像的是理想深植在這塊土地的每個角落。

其實在年輕時的我們都富有理想與抱負,如同高山峻嶺一樣的不可一世。但風雨沖淋,許多意志被現實消磨,逐漸夷為平地,但在大度山如同熟世的智者,坦然的態度,豁然看待一切,靜靜的養育萬物,讓許多理想能乘載著風飄向四方。這是連山的姿態都放棄的闊達,只要如此般,靜靜的在這樣的環境中,培育著夢想的芽,縱使環境險惡,依然能突破重圍,種下希望,而這不就是楊逵的人生嗎?蔣勳用著大度山的意向,表述著楊逵先生的理想,而他就像是大度山上的某粒種子,是要吸收大度的氣息,是要將此流向四方的。

文本分析

我們拍攝的地點是望高寮,站在階梯最頂端,往下望去,能夠看見山下的都市和平坦的山形;仰望天空,是一望無際的萬里晴朗,似乎多少能夠理解作者對大肚山做出的評價了。不堅持,所以平和包容、不爭不搶、將一切容納其中,即使不高聳陡峭,也能頂天立地。

望高寮公園除了階梯、座椅和步道,便是整片整片的草地,略微光禿的土地上,裸露著乾裂的土壤,這不正應和了作者宿舍的院子的景象嗎?雖然土地乾涸龜裂,卻也並非一方荒土,仍然有花草頑強地生存著,蝴蝶、毛蟲,甚至是我叫不出名字的昆蟲,在附近自在活動,顯示著此處的生機依然蓬勃,步道旁樹木林立,高聳挺拔的樹幹意味著它悠久的樹齡。我們每人撿了一把散落在的的種子,交予「蔣勳先生」讓他種植。那時的望高寮除了我們,也只看見一位騎腳踏車運動的人在此處歇息、拍照和看風景,在略一歇憩後他便也繼續旅程了。而我們也將在拍攝結束後離開此處,也許就像作者所說,只有這些種子花草樹木,能夠永遠屬於並留在大肚山。

參考資料

因為整組只有炳滿一人去過望高寮,稍微查了一些關於望高寮的資料。網站上說望高寮公園為絕佳看夜景地點,可惜我們過去的時間是早晨,少了一些璀璨的美麗,不過當時風和日麗,也算是欣賞了別樣的風景。除了這些,網站也詳細地介紹了望高寮公園的設施,包含了先前提到的圓形廣場、階梯式座位、公園旁的木棧道和木棧道盡頭的觀景台,站主附在文中的照片也提供了一些拍攝的觀點跟角度,比如哪裡可以看見台中都市的全景,或是哪裡能呈現出大肚山的緩平山形,對於尚未實地造訪過的我,頓時就有了望高寮公園長得如何的概念,在思考劇本的時候獲得了很大的幫助,甚至也能在實地拍攝時提出一些主意。

而楊逵先生的故事,其實是本篇很重要的主軸,因為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楊逵先生是受到壓迫的,因此雖然本篇寫道楊逵先生只有短短的片段,但是在了解楊逵先生的過去之後,才發現文字就是種子就是理念與力量,而大度山就是暗喻楊逵先生,並藉此傳述。

反思與心得


  • 楊佳穎 很幸運遇到東佑跟阿滿,雖然人數不多,每個人分到的工作比較重,但是我們仍順利把期末作業完成了,感謝他們兩人能做到我無法做到的事,比如拍攝、剪輯跟演戲,相比之下我分配到的工作基本上是大家都會的,真是辛苦他們了。


  • 蔡東佑 這次的作業是蠻大的挑戰,組內人員較少,本身也缺乏足夠的影片剪輯軟體的使用經驗,使得製作影片時,難以全數將理念表達。但很感謝剩下的另外兩位組員,在導讀文本與拍攝過程中,他們相當融入與互相配合。炳滿是橋生,對於台灣的歷史與地景不熟悉,但也致力的認識與協助作業完成。


  • 孫炳滿 在我拍攝完影片后,首先我要謝謝我的團隊雖然只有三個人 但是完全不輸給其他組員。我很慶幸能夠遇到很好的組員,雖然另外兩個不知道是怎樣就突然無聲無息。大家都會抽出自己寶貴的時間去外面做拍攝。雖然很累但是一切都很值得。


工作內容分配
蔡東佑:拍攝、剪輯、劇本、配樂。
孫炳滿:演員、劇本、配樂。
楊佳穎:配音、劇本、配樂、文檔。



青春編年史



改編文本:
陳韻文〈大墩編年史〉,出自《有時出走-島嶼抒情手記》,頁212-227。(台北市:日月文化,2018.11)

文中地點全圍繞在台中中區。去除掉結尾,作者的文章主要分為三個主題下去做今昔對比的討論,分別為台中公園、百貨公司、電影院。隨著時間的演進(1964-1990年後),作者對過去從媽媽訴說的故事,到與媽媽一起的故事,每個主題都會在往昔的回憶之後,拉回到當下正在逛著這些地方的現在的自己。

三個主題對於過去的回憶各自有各自的故事和特色,對於現在的探討卻都有著感嘆著昔日中區繁華不再,物是人非的惆悵。然而,最後作者也由衷希望中區能夠再次的甦醒,即使風華不再,這些早已荒廢或是轉行經營的建物,依然是他與母親對於舊時中區最廣袤而堅實的連結。

主題:青春編年史

我們挑了作者在三個主題中提到的幾個地點,分別為千越大樓、財神、萬代福、台中公園,下去做改編,每個地點由不同組員負責,內容綜合文本提供的資訊與記憶以及各組員在當下對於該地方的感覺與心得。全片又以此書與此文本將各地點、不同的組員串連在一起,並一起出現在文本的第一個主題-台中公園做結尾。

拍攝理念

當初我們選擇的文本有兩個,一個是台中中區,另一個是彰化鹿港;由於我們想拍攝的風格篇文藝,因此內文比較類似旅遊景點介紹的鹿港文本就被淘汰了。
我們的主題訂為青春編年史是因為,文本中作者的描述方式主要為先回想過去跟這些中區景物相關的回憶,再回到現在,當下經過那些景物的自己;我們想做的是從我們這些外地來台中念書的學生的角度,以一個在這裡生活了1~4年的自己的經歷,去訴說文本中提到的這些的地景對於我們的意義。

開頭在公車上主要是為接下來的影片內容作個起頭,並未整個中區歷史及現況作個簡介,之後依序為:千越大樓、彰化銀行、財神百貨以及台中公園。我們在前三個地點主要是讓各組員在抵達當下的心境與文本作結合,先拍出一些片段,在拍攝結束回來後,再各自依著那樣的心情去寫下旁白;至於最後的地點,台中公園,算是貫徹整部影片,也是貫徹我們拍這部影片的核心目的:「以一個在這裡生活了1~4年的自己的經歷,去訴說文本中提到的這些的地景對於我們的意義」作結。

文本分析或感想

台中公園:在文本中,作者提到,現在的台中公園最多的不是鴿子就是外籍勞工,特別到了假日,外籍勞工們會在這裡舉辦各式活動,成為另類的特色地景,而身為台中意象的湖心亭,原本的紅色屋頂,都已失去了鮮明的色彩,但走在台中公園裡,還是能夠感受其中的文藝氣息。

千越大樓:位於綠川旁的千越大樓,現在變成一個熱門的拍照打卡景點,一樓的大樓委員會,除了處理遊客相關事項外,他們也著手承辦有關千越大樓都市更新的程序,那天買票的時候,看見裡面有很多千越大樓都更初步的設計圖,他們希望把千越大樓改建成複合式的商場並結合住家,而對我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已經殘破不堪的大樓,竟然還住著居民。

彰化銀行:自由路與台灣大道的交叉口,這裡成為公車的交會點,相較於現代感的銀行,日式的外觀,增添了些許的威嚴感,在文本中,對於彰化銀行的描述並沒有太多,只是因為緊鄰很多百貨公司,所以成為作者父親等待母親下班的場所,而給予他們新的地景回憶。

萬代福影城:在現在新式電影院快速興起的時代,萬代福影城還能在台中生存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放映著價格便宜的二輪電影,雖然外觀看起來老舊,生意依然絡繹不絕,不過在這裡,也能夠看出周遭產業的沒落及衰退。

參考資料

整部影片主要參考資料為《有時出走─島語抒情手記》文本中,大墩編年史的篇章為參考主軸,抒發台中市中區自一九六○年代至今的興盛與沒落,許多事物早已隨著時間的沖刷而褪色,在今昔對比的文句協助我們得到拍攝影片的素材,再度遊走這些不復從前亦或是屹立至今的地方,帶著文本而行,親自探訪,感受當時的繁華與現如今的情況。
千越大樓都更案
了解千越大樓的改建計畫以及都市更新進度,以及向千越大樓管理委員會詢問進入大樓內的注意事項。
台中觀光旅遊網:台中公園
查詢台中公園觀的細景點內容,以利拍攝影片時作為參考的拍攝地標。
萬代福影城

反思與心得
  • 魏紹軒
    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對於文本有了更深刻的體悟,雖然拍攝的那天太陽有點大,被曬了一整個早上,但卻很開心可以和組員一起把這部作品拍完,我們體會了作者曾經有過回憶的那些地方,儘管物是人非,但循著故事按圖索驥,每個景點都有個小小發現的感覺,讓我覺得很有趣,對我而言是很新奇的一個經驗。
  • 林瑜
    這次旅行文學的期末作業非常有意思,讓我能好好去了解台中在地的悠久歷史,其中最棒的是能和組員一起討論拍片,看大家無私的幫忙,分工合作,讓我非常感動,特別想感謝這些帶著我的組員如此用心,也謝謝老師讓我去了解這些地方,讓這些地方添增了歷史優美的色彩。
  • 翁盧彥安
    這次旅行文學的拍攝對我而言是十分難得的體驗,雖然不是第一次在鏡頭面前拍片,但是跟著文本而走的拍攝方式是新奇且有趣的,才知道旅行不單單只是走走而已,而是細細體會環境中,文本與這個地方的連結。
  • 吳姵霖
    透過旅行文學的期末作業,讓我這個台中人深入的走訪中區,是個滿有意思的活動,組員們之間合作無間,不論是討論、拍攝或實際的走訪,都是有趣且快樂的回憶,這一學期也讀了很多文本,豐富了文學的涵養,是門收以良多的通識課程。
  • 蔡光靖
    覺得透過文本,能夠以作者的角度去重新看過中區,也因為以不同視角去看,看到了一些新的感受和風景。另外,也很感謝自己的組員都很克盡自己的職責,使得即使我們是在影片初稿要繳交的前一周才開始拍片,也能夠很順利的在期限內完成。
工作分配

演員:魏紹軒、林瑜、翁盧彥安、吳姵霖、蔡光靖
旁白:魏紹軒、林瑜、翁盧彥安、吳姵霖、蔡光靖
拍攝:魏紹軒、蔡光靖
剪輯:魏紹軒。



⼀中街對學⽣的重要性




改編文本 黃晨揚〈繽紛角落〉,出自於《大墩⽂學獎第十屆》

這個⽂本的敘事⽅式較為⽚段,內容⼤致闡述作者對⼀中街和育才街的印象,並著重在街上商家喧囂與興衰,⼈與⼈之間的互動,例如:開學⽇⽼闆娘的問候打氣、情⼈之間的默契、朋友們的胡鬧…...等,剛開始懷著期待⾶揚⾼中三年,但後來發現圍牆內外是兩種不能接合的世界,並開始企盼著牆外的時光,直到最後⼀年在校園的活動,才感觸到熱鬧的離愁。⼀中街和育才街的命運⼗字街⼜,是各個⽬地的交會點,也是各個⽅向的離別處,很多故事都從此誕⽣…

改編橋段
⽂本中寫道⼀中學⽣和⼀中街的連結,透過作者細膩的觀察,讀者可以身歷其境於⼀中的飲食⽂化、商家興衰、⼈流去向以及情感冷暖,⽽我們想要改編的橋段就是特別凸顯⼀中街對⼀中學⽣的重要性,過程以學⽣角度的呈現,加上俏⽪開頭,看看⼀中街在學⽣們的⽇常⽣活裡扮演了怎樣的角⾊,最後再以多年後的相遇做對比。

拍攝理念

在選⽤的⽂本當中,作者描寫了⾃⼰⾼中在⼀中街的種種回憶,當中包含了友情、愛情、課業壓⼒等元素,這些元素我們取⽤⼀中街與友情為主軸拍攝,其他部分則進⾏⼀定程度的改編以維持節奏流暢。在影⽚最後我們加入「再相遇」的橋段,希望能讓整體故事有個圓滿的結尾。

第⼀部分翻牆的場景取⾃⼩組內組員在就讀台中⼀中時的回憶,由於⾼中⼀旁就是美食豐富的⼀中街,學⽣們常常翻牆出去覓食,然⽽翻牆並非學校所允許,所以學⽣們總是戰戰兢兢的,惶恐被教官抓到。但這樣特殊活動的也成為學⽣與⼀中街的連結與畢業後難忘的回憶。

第⼆部分主角與校外的友⼈會合,並⼀起享受⼀中街美食。我們選拍了賣核廢料的多多茶坊、飲料店、滷味與豪⼤雞排,其中多多茶坊與豪⼤雞排在作者的⽂本中都有提及,它們是⼀中街名店,且店齡都有⼗年以上,陪伴了許多屆的⼀中學⽣。在吃完晚餐後主角們前往⽔利⼤樓補習。作者筆下的⽔利⼤樓是適合情侶們約定的地⽅,他常常在這裡等待女友。實地⾛訪⽔利⼤樓,⼤樓前的廣場有街頭藝⼈表演,也有家⼈帶著⼩孩坐著吃東西,不時有情侶結伴⾛過。為了避免短⽚融入過多元素,情侶或愛情的部分我們著墨較少,改成安排了主角們⾛過熱鬧的廣場,表現好友前往補習班同⽢共苦的友情。

好友在路口分別的場景對應了⽂本中「命運的⼗字路口」,這個⼗字路口是作者與好友分別的地方,大夥們紛紛前往補習班、搭公車、吃晚餐…,就如同⾼中畢業後同學們各奔東西,邁向各⾃的⽬標。影⽚最後我們加入「再相遇」的橋段,在分別的場景之後,數年後主角們再次相遇在同⼀個⼗字路口,⼀起回味熟悉的⼀中街。

⽂本分析

作者⽤破題法道出主旨為⼀中街是繽紛多彩的。以初訪的印象細述⼀中街的各種地景,錯綜複雜的分⽀⼩巷、各式流⾏服飾店、各樣美食⼩吃攤還有⾼聳佇⽴的補習班⼤樓組織成多姿雄偉的迷宮,再佐以熱鬧嘈雜的⼈群來形容⼀中街是條盛產青春的街。

從作者⾃身的經歷開始,描述⼀中街各個時段的景貌和互動,清晨微涼且冷清但又因為早餐店⽼闆娘素昧平⽣的招呼,⽽引出⼈情味以及剛入學的期待與⽣命歷程的轉換。實際入學後又覺得與⾃⼰所想像的並不那麼⼀致,牆裡外其實是不同的世界,外頭熱鬧的街道才是夢寐以求的青春,圍牆內卻僅僅是被規範拘束以及同儕間⽤筆尖和⼤腦的廝殺。

若說⼀中街是被各校制服拼湊⽽成的燦爛圖像,⽔利⼤樓前的廣場是愛情升溫的秘密基地,⼗⼀樓的餐廳靠窗則是眺望這⽚你所依戀的夜景的絕佳視野。每天⽣活在這裡,好像⼀切的場景都那麼習以為常,忙碌的匆匆讓作者已無⼼再作興觀察熙攘的⼈潮,課業的壓⼒也許也讓⼈對這樣的熱鬧感到麻痺與厭倦,但⼀中街並非⼀成不變,⽽是不斷的在改變,當作者再次注意,回⾸觀望這條街,時光也似乎早就流逝,徒留下⼀段段匆匆過往能夠回憶,也不禁感慨就要告別青春。若說要⽤什麼⽅式能夠珍藏下它們,那便是提筆寫⼀篇故事了吧︖

參考資料

組內曾經就讀過台中⼀中的組員是我們的主要參考資料。在拍攝前的討論時,他憑印象介紹了⽂本裡提到的數個地景,如多多茶坊、豪⼤雞排等等,讓⼩組對於⼀中街的現況的有初步的了解,能知道⽂本中有哪些場景是不可能拍攝或者較困難實⾏的。

實地拍攝時,因為有前⼀中⽣的組員作為指引,我們得以快速的找到⽂本中的商家,取景也較有⽅向。然⽽雖知道拍攝地點,實際進⾏時還是會遇到困難,比如俯拍⼀中街的縮時攝影場景,我們就曾試過三個以上的點嘗試拍攝,也曾在⽔利⼤樓裡⼀層層尋找適合拍攝的陽台。也因為有他的指引,在拍攝時我們能更了解場景背後的歷史,比如我們增加⾼中⽣翻牆的段落,若非有他的指引,我們不會知曉這項有趣的習俗,不會注意到圍牆不知何時已經由⽩⾊⾼牆改建成較低矮的圍牆,更不會知道⼀中⽣翻牆是因為不想吃學校內的便當。有與⽂本作者相似經歷的組員,讓我們的拍攝容易許多。

反思與⼼得
  • 物理四 楊棕仁 影⽚的製作過程都還算順利,組員們也都盡⼼盡⼒的分⼯,圓滿的完成了期末報告。至於遇到的困難,我覺得拍攝前的分鏡沒有想的⾜夠清楚,很多都是到現場才決定的,好在拍出的效果不差,也只跑了兩次⼀中街就完成拍攝。
  • 材料三 許以萱 這次拍攝從找⽂本就有挑戰,想去的地⽅沒有適合的⽂章或是適合的⽂章卻不⽅便去,但我認為在想主軸、劇情和拍攝角度都算順利。在拍攝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概是蚊⼦很多跟⼈潮,常因⼤媽介入或是不知情的⼈中斷拍攝。
  • 財⾦⼆ 王偉安 這次的期末報告讓我有機會能夠回到母校重溫⾼中⽣活,雖然⼀中商圈經過了這幾年已經有很⼤的改變,但往事仍歷歷在⽬,我依然記得它原本的樣⼦。拍攝的過程除了⼈潮過多基本上很順利,最印象深刻的是與組員⼀起討論劇情與分鏡,以及⼤家拍攝時發⽣的趣事,增進了彼此的感情。
  • 中⽂⼆ 許馨元 ⼀開始覺得很麻煩,要找⽂本、分析、還要出去拍⽚,但後來實際去做時,發現其實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困難,並且我的夥伴們都很棒,⼤家各司其職,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會互相幫忙。因此在完成的過程中⼼情很愉快,就算遇到挫折也能迎刃⽽解。我想我在這之中學到了很多。
  • 植病⼀ 蔡晏慈 原以為做期末報告會很累,後來發現它其實是我在逼近期末考時有機會出⾨放鬆的理由。拍⽚的收穫⼤概進了⽔利⼤樓重新感受⾼中補習班的氣息。挫折則是⼈太多了!每拍⼀個場景都要考慮我們站進去會不會沒有辨識度或是直接被遮擋。


⼯作內容分配

影⽚:演員 楊棕仁、許以萱、王偉安、許馨元
攝影 許以萱、蔡晏慈
旁⽩ 楊棕仁、許以萱、王偉安、許馨元、蔡晏慈
剪輯後製 許馨元
紙本:(1)、(3)許以萱
(4)、(6)楊棕仁
(5)蔡晏慈
⼼得反思 全員
(8)、統整 許馨元

在鐵道與孤寂相處


改編出處

劉克襄〈11元的鐵道旅行:新埔篇〉,《11元的鐵道旅行》,頁138-146(遠流出版事業,2009年)

內容簡介: 本文本主要描述作者帶著一群學生,搭著區間車北上時的所見所聞,以及在新埔站下車後所見的景觀,首先描述在火車上,作者與一位老農交談得知的資訊,由談話中得知,老農大清早便到沙鹿市場販賣所種的地瓜,現在正在回家的路程上,其這樣的生活已持續了幾十年,隨後兩人一起在新埔站下車,作者緊接著描寫新埔站目前空無一人的景況,並形容雖然此地一下迎來了幾十位旅客,但一步出車站,就宛若螞蟻一般,沒入開闊的天地,隨後作者一行人沿著附近道路行進,沿途觀看已廢棄的紅磚平房和茂密的防風林,一行人最後到達海灘,並以作者凝望湛藍的大海作結尾。

改編橋段 

作者步出火車後在車站內所看到的景象(頁142-143),步出車站後眾人散開往不同方向行進(頁144),車站周遭景色(頁144-145),結尾作者凝望大海(頁145-146)

拍攝理念
我們這次拍攝主要以重現文本內描述為主,因此我們在車站,附近的磚造房屋,還有海灘取景,為了表現出文本內的孤寂感,本片中三個演員設定上是毫不相識的,這就使本片除旁白外毫無對話,加深了孤寂感,同時三個演員一開始在同列火車上相會,中途分開,然後在防波堤上再次相遇,其目的一是為帶出車站周圍的各景觀,二是為表達在旅程中,你可能隨時會遇到曾經見過的人事物,只是你可能未發覺,另外以火車進站為開頭,呼應鐵道旅行的主題,同時為了增添影片的豐富度,我們增添了部分原創片段,如演員在車站附近步道行走,還有附近小學景觀以及在內遊玩孩童的片段, 另外之所以改編這些片段,是因它們忠實呈現了當地的景色,當我們抵達當地時,發現所看到的景色大多都符合描述,即使文本已出版近十年,再者它們讓我們了解鐵道旅行的迷人處,在旅程中可能遇到任何人事物,且可能遭遇各種不可思議的情形,比如文本中遇到歸來的老農便是一例,可惜的是,由於我們在拍攝過程中並未遇到任何農民,因此未能拍攝這片段,最後結尾以眾演員凝望大海做結尾,除了呼應文本結尾外,在大海的壯闊、無邊無際對比下,在沙灘上的人類顯得十分渺小,我們希望此結尾能表現出荒蕪、寂寞感,正如同作者在結尾所感受的心境。

文本分析

本文本主要描寫其在新埔站附近的所見所聞,這個車站名相信大多數人都沒聽過,且周遭完全沒有著名的旅遊景點,那麼是什麼因素使作者來到這邊呢? 現今在許多國內知名的旅遊景點,例如:阿里山,女王頭,三仙台.....,旅客們可見到比起新埔站周遭壯麗許多的自然景觀,然而這也吸引了大量旅客前來,現今這些地方在假日時大多人山人海,擁擠、喧鬧的環境大大降低了此地的吸引力,,而新埔地區,雖然它沒有陽明山間歇泉噴發的景觀,野柳海蝕地形的奇景,阿里山古木參天的壯闊,有的只是一座木造車站、數片地瓜田和滿佈消波塊的沙灘,但我們們心自問,上次見到這些景色是多久以前? 相信許多人都答不出來,或許有人會說這些東西對他們而言可說是平凡無奇,但平凡無奇真的是壞事嗎? 經過這學期的課程,我們明白到有些景點是需要用心情去感受的,旅行不單單只是肉體的移動,心靈活動才應該是旅行精隨,並不是聽了社群媒體的介紹就來跟風就能體會的,在走出車站的當下,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這點,更感覺到了海線的寂寥,還有時空錯置的感覺,就像文本裡說的,在這裡四十個人是四十種孤寂,這也讓我想到我們每天都在和無數人擦身而過,而或許是舊車站這樣的地方放大了我們的感覺。

參考資料

為了了解新埔站當地有何景觀,我們在開始前就先使用google maps做參考,以確定海灘、農田等位在何處及需要多久路程,進而確定當天的拍攝行程,同時運用其衛星照片功能了解新埔車站周遭的景況,以確認文本內的景物狀況,同時也幫助我們在決定要拍那些原創片段時幫了大忙,沒有google map,我們可能根本不知道車站附近有小學的存在,我們同時也就要拍攝那些文本內片段以及要到那些地點拍攝進行了大量討論,同時也觀看了作者劉克襄的其他文章,以了解他的創作風格,進而決定要怎麼拍攝,以呈現文本中的孤寂感,另外也參考了放在youtube上有關本書的影片,裏頭有作者對鐵道旅行概念的描述,幫助我們更了解本書的創作概念,可說是獲益良多。

反思與心得

  • 獸醫一 陳淑佳 第一次拍攝影片,覺得非常不簡單。拍片之前必須先構思好影片的內容,然後到現場拍攝。雖然大家讀過文本,但大家都對新浦附近的景點都不太熟悉,抵達之後,也要應地點出現出其不意的狀況(如影片中斷掉的椅子),而對內容做出一些修改。
  • 財金二 王繼正 我以前雖然有拍攝影片的經驗,但要搭配旅行文本內容去拍攝,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也認為很好玩,看著組員拍攝回來的片段,再一點一點剪輯成符合文本,組員希望表達的樣子,非常有成就感!
  • 生科四 李孟耘 難得能在繁忙的大四生活中偷閒遠離城市喧囂放鬆心情,望著廣闊的大海,任海浪聲一波波沖淡生活與課業的壓力,到了這裡,才能對劉克襄不斷想來這個地方感同身受,他所見到的老農民,或許呼應人都市人所嚮往的簡單平靜生活
  • 植病三 陳映杰 本次拍攝,我們選擇了苗栗海線的新埔站,雖然是鐵路可及的地方,但路途依然遙遠,在路途中,我除了一面構思畫面與內容,也享受著火車外景物不斷變換帶給我的興奮感,或許這正是我喜歡火車旅行的原因吧!而大家能夠一起把一部影片從零到有做出來,帶給我們的成就感,又是另一種快樂了,能夠嘗試這種平常沒做過的事,我想也是一種經驗的累積吧!
  • 外文一 林孟諭 這次我們到海線的新埔站拍攝,對我而言,既要能把文本內容忠實呈現,同時的找到適合取景的地點,因為是第一次處理這種狀況,顯得有些手忙腳亂,所幸在大家的合作下,我們齊心協力,一起合作在時限內生出這段影片。
工作內容分配

獸醫一 陳淑佳 攝影、旁白
財金二 王繼正 剪輯影片 後製
生科四 李孟耘 演員、音樂剪輯
植病三 陳映杰 演員、導演
外文一 林孟諭 演員、紙本報告

傳統市場的美好


改編出處

劉克襄〈第五市場〉,出自《男人的菜市場》頁30—37(台北:遠流出版社,2012)

影片內容是想凸顯第五市場與第二市場的差別,跟著劉克襄的腳步,帶出他們各自的特色,在劉克襄眼裡,第五市場充滿人情味以及傳統氣息,保留了老台中的魅力,第二市場則是觀光氣息太重已不復過去樣貌,只剩一些好吃的食物。我們透過照片想呈現出第五市場的傳統魅力,有菜有肉有魚就是個經典的菜市場,可以討價還價可以貨比三家,可以熱情地說65算你60啦!第二市場就不同了,咖啡店多、服裝店多、金飾多,完全不像個典型菜市場,到像個比較不年輕的一中街,不傳統但好逛好吃,劉克襄覺得不行,但我們覺得其實可以,畢竟時代在變,第二市場也只是走出自己的新方向而已。

拍攝理念

傳統市場的美是什麼?這個問題現代人愈來愈回答不出來了,尤其是年輕一代,喜歡的都是有櫥窗的商店、有打蠟的地板、有穿著制服的服務人員,結果所謂的傳統市場變成給人一種落後的感覺,似乎在人們心中已經被預設成是只有老人才會去的地方,再過幾年甚至可能變成歷史名詞,埋葬在時代的推移之間。

傳統市場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就是較為髒亂、沒有現代化設施、沒有廁所、只講台語、不開發票等等,以現代化的角度來看,似乎確實是該被時代淘汰的產物,但真的理該如此嗎?劉克襄顯然不這麼認為。在他眼中,傳統市場遠比現代化的市場更具美感、更有人情味,歷史潮流捲走大量的傳統市場只讓他感到痛心與無奈。那麼,他所在意的傳統風味到底是指什麼呢?是否值得現在的年輕人關注呢?這是我們想知道的。

所以我們這次的拍攝便是要用我們的鏡頭親眼見證,劉克襄口中的仍然保留傳統風味的第五市場是否真有如他所說的魅力,已經朝向現代化的第二市場又否真的喪失掉了溫暖人心的力量。因此,我們的拍攝著重於嘗試去捕捉第五市場中傳統的經營方式和展現人情味的瞬間,以及第二市場相對而言的不同之處,兩者相互比較,期望能夠使觀賞者用眼睛讀出兩者相異的氛圍,甚至或許能進一步喚起大家的重視,讓人們能在追求進步的同時,意識到進步的背面是否代表喪失了什麼。

文本分析

作者首先帶出臺中舊市區過去密集散布著傳統的菜市場,也代表當時臺中是多麼的繁華,才足以支撐如此密集的市場。但隨著生活方式改變、商圈的轉移、市區的沒落,在短短二十年內,臺中舊市區已然沉寂,許多傳統的菜市場也隨著時間沒落、消失或是轉型賣其他商品,最後只留下少數的傳統菜市場。其中作者最喜歡第五市場,像是它雖然佔地很小但是五臟俱全,且位於台中舊市區的中心,從日治時代起至今已有五十年的歷史,外觀也幾乎都保持原貌,相較於其他的傳統的市場,第五市場的商品價格較為實惠,再加上附近是寧靜的住宅區,空間彈性較大,搶不到攤販位子的小農還是有地方做生意;第二市場就不一樣了,他雖然同樣位於市中心、歷史比第五市場更為悠久,但他因為位於商業較繁榮的地區,不僅商品價格較貴,還因為統一管理,反而失去原本傳統的味道,在管制下更使小農無法在此生存,落得只受觀光客青睞而不受本地人喜愛的下場。作者十分享受在第五市場的時光,像是品嚐市場內的傳統美食後,還可以去附近的景點逛逛,這是在重劃區內享受不到的純樸的台中。


參考資料

在這些參考資料裡,我們看見了整個台中的傳統菜市場的發展史,從發展出雛形、鼎盛時期到逐漸式微被現代化的超級市場取代。根據參考資料及文本內容,我們這組決定專注在比較第二市場及第五市場這兩座特色較鮮明的市場。第二市場在一開始設立時就是以精美的貨品品質、較高的售價服務當時的日本人,又有「日本人的市場」之稱。作為一個本來就等級較高的市場,較快順應時代的潮流,變成一座現代化的市場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第五市場雖然同為從日治時代起發展的市場,卻直至民國五0年代由前台灣省政府之輔導與協助下,才有比較正式的規劃。跟第二市場比起來,多了一些台灣的傳統氣息。因此,在拍攝的時候,我們著重在第二市場的現代化動線、裝潢及商品的風格與第五市場傳統動線配置、商品風格及傳統市場特有的人情味等,以凸顯第二市場及第五市場這兩個市場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差別。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臺中市傳統市場列表https://www.central.taichung.gov.tw/831735/831736/831738/831739/863986/pos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區_(臺中市)
第二市場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94/article/2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臺中市公有第二零售市場https://travel.taichung.gov.tw/zh-tw/Attractions/Intro/70/臺中市第二市場
第五市場
http://www.5market.com.tw/
https://localwiki.org/taichung-literary-landscape/第五市場

反思與心得

  • 張鈺儒 在台灣經濟起飛期間,流行著速食型的旅行團,像是在幾天內遊玩多少國家,但到了當地,其實就是坐著遊覽車繞首都或沿著國境開而已,雖然許多國家都有過去,不過你還是對當地一點記憶都沒有。現在,則是流行截然不同的旅行方式,也就是深度旅遊,而旅行文學,正是深度旅遊的其中一個展現,唯有在對當地有深入的認識,才能寫出如此刻苦銘心的作品,比起只是蜻蜓點水的旅行團,我更喜歡這種能細細品味當地的旅行以及透過這種旅行而誕生的作品。
  • 林昱婷 這次的作業讓我第一次去思考了台中的菜市場,我是彰化人,小時候也常跟著媽媽在市場走跳,也算是很熟悉的,那時候只覺得逛市場好熱哈哈,長大了才懷念那種貨比三家、玲瑯滿目的美好畢竟在超市就只有那些可以挑而已,這次發現,原來台中有好多市場,也有些已經不像傳統菜市場了,但其實這些都沒有關西,我覺得只要心中還留著那份純樸就好。
  • 吳靜雯 我的童年大概有一半都是跟奶奶一起度過的,所以傳統菜市場對我而言並不陌生,甚至是遊樂園一般的存在。因此,我很能理解劉克襄重視傳統市場的價值。比起光鮮亮麗的超市,與人有緊密連結的傳統市場更讓人窩心,但仍不能否定時代價值在轉變。我不會要大家一定要懂得傳統市場的好,因為長大之後,我也很少踏入傳統市場。新舊替換,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感謝這次的作業讓我重新好好審視傳統市場,喚起從前的美好回憶。
  • 陳致安 在實地拍攝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我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子仔細地去觀察一個地方了,在國外旅行時可能還會因為什麼都看起來新奇,所以就什麼都想多看幾眼,反而是回到台灣之後,因為不管是房子、街道都是看慣了的東西,結果往往就忽略了專屬於台灣的獨特風景。這次的報告也算是個很好的契機吧,讓我能抬起頭來好好觀察自己的家鄉。
工作內容分配

張鈺儒:旁白、旁白稿、文本分析、實地探訪
林昱婷:旁白、內容簡介、影片剪接
吳靜雯:旁白、旁白稿、參考資料、實地探訪
陳致安:旁白、拍攝理念、實地探訪

阿公的火車之旅


改編出處
劉克襄〈青暝公的最後旅行〉出自於《兩天半的麵店》,頁235-238 (遠流出版,2015)

作者十八歲那一年,趁著北上讀書之前,到位於九張犁的老家探訪年邁的阿公,卻意外地陪伴阿公度過一趟短暫的旅程。由於阿公晚年罹患青光眼,以至於雙眼失明,途中只能從孫子的口中得知火車所經之處,從台中到彰化的路程短暫,卻是阿公曾頻繁往來的路線,只要聽見熟悉的地景名稱,便能勾起過往回憶,像是到了烏日庄,便提到作者父親;經過台塑化學工廠,那與記憶中相同的刺鼻臭味;即將抵達彰化時,曾空無一物的山頂有了大佛露出的頭頂,而作者也意識到,這次的旅途阿公僅憑聽覺與嗅覺完成,再感慨之餘,也因為認定這段旅程是他和阿公的最後一段旅程,內心的不捨之情在淚水之中表露無疑。

改編橋段


首先在時間軸的部分,我們將劇情改為已經在現代(2019年)的孫女在坐火車時想起過去在上大學前(1975年),帶著阿公坐火車從台中前往彰化的回憶。

而因為我們組員的男女比,決定將孫子改為孫女,我們認為這並不影響觀看影片的感受。
其次,新版火車的車窗無法開啟,因為考慮到合理性的問題,我們將文本中聞到台塑化工廠的臭味改編成阿公在過去經過此處才有的回憶。

影片中我們也增加了一些對話,想充實文本中沒有呈現出來的更深度的交流。

拍攝理念

在這趟短暫的火車之旅中,我們彷彿看見阿公的人生縮影,隨著這趟旅程的結束而看見人生的終點站。之所以想用這個主題,是因為在文章中,作者表現出他對阿公的不捨,帶著阿公搭上火車,到在車上和阿公熱絡的說話,都是因即將離開阿公身邊,而感到溫情卻又帶點悲傷的祖孫交流。

在現在我們讀大學的這個階段,常常忽略與家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在異地生活而忘記過去孕育自己成長的家鄉,而一直到了已經來不及後,才後悔當初,也已無法挽回失去的過往。我們希望藉由這段影片,將這樣的觀念帶給大家,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與珍視之人相處的時光,多陪陪家人,回家看看。

坐在火車上,看著窗外景色一幕一幕的過去,就像是在回憶一幕一幕的過往,藉由這樣的場景將觀眾拉回過去,並以對話的方式讓觀眾更親近影片中的情景,藉此希望能夠讓人了解我們的想法。另外我們將劇情改為未來回頭去思考以前的時光,也是想表達「人事已非」的意境,這些回憶都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也已經來不及回頭改寫過去了,希望大家能夠體會到,許多事是需要把握當下立刻去做的,一旦錯過了也就無力挽回了。

文本分析

作品起初介紹了當時作者的時空,跟許多文本一樣都是描述以前所發生的事情,點出了阿公跟家人分離,獨自在老家的背景。阿公在的九張犁在烏日區,對於每次返家的作者而言,手上的食物代表著父母對阿公的關切,作者也逐漸成為阿公唯一陪伴的對象。作者與我們一樣,跟家人分開求學,而這最後一次的陪伴中帶出了之後阿公跟作者與平常不同的互動。

對於故事中的變遷,舊時的味道跟記憶接隨著時間而逐漸消失,提供了一個原因使阿公想要去跟作者一同進行”最後旅行”尋找他腦中消失的人事物。而故事的阿公以青光眼點出了”青瞑公”這個主題,怕跟家人相處不來才選擇一個人帶在熟悉的故鄉,在這裡每條巷子即使他失明了都能夠曉得,但熟悉的事物即使是在故鄉也慢慢地隨著時間流逝了。緩緩地拉二胡,聽孫子裝女伶啍唱,這些都是阿公現在記憶中許許多多的回憶,然而隨著作著的離去,這最後的感覺也即將失去,於是青瞑公緩緩開口,跟即將離去的作者進行最後的旅行。點出了題目的主要目的。

因為爺爺有青光眼,他只能夠從手讓給微風吹拂,即使不能再用眼睛感受一切,也想在這陪伴孫子的最後旅行中找回當時的感覺。而從互動可看到雖然因為某些原因阿公跟家裡分開,但他仍心繫者爸爸,彷彿阿公回到當時一樣,看著一步步走回的爸爸,拍著他跟他說’你很懂事喔,這樣走比較省錢’,而作者作為孫子方福像是觀察者般記綠著這一切。

作者陪著阿公一同感受著這份對於阿公相當熟悉的感覺,無論是過橋的轟隆聲,還是大肚溪的流水聲,這一段段的聲音對於阿公是如此熟悉,而作者也共同感受到了阿公與爸爸當時一銅搭車所默默透露出的親情跟懷念。對於阿公碰到了化工廠,只能依靠著嗅覺跟觸覺感知的他,對於這突兀的化工廠努力的去感知著,不管喜不喜歡,如同家附近蓋起了高樓大廈一樣,火車附近的景色跟建築,已經沒有那些曾經的感覺了。

對於跟孫子看到八卦山的大佛,阿公感覺十分高興,彷彿希望能祈求著大佛能夠保佑自己跟家人平安,希望大佛能夠守護著這從過去到現在,阿公跟爸爸跟孫子的這份緣分。當發現八卦山大佛是面對著彰化而不是他們,阿公稍微感到有些寂寞,而孫子對於只能用嗅覺跟聽覺感受著這一切的阿公,不禁心酸起來。這段充滿懷念跟別離的最後旅行,隨著到達彰化市後在大佛的注目下慢慢地結束了。

參考資料

我們找尋了文本,並透過劇中的場景來調整我們的人物與對白,我們著重在於阿公跟孫子的互動,拍攝方面,我們先後來到台中火車站並且在成功車站取景,成功車站是遊子前往當兵的成功嶺所在的車站,而在那我們取了阿公被孫子攙扶慢慢地搭著火車的畫面,希望能找回有如當時作者陪同阿公的懷舊感覺,而我們也搭乘往返彰化跟台中的火車,希望能拍出孫子跟阿公對話的感覺,而對於台塑,我們在找資料後也加入了我們自己的詮釋,阿公在故事的描述中除了對台塑的新鮮感外,也揉合了對環境污染的不滿,而在烏日庄提到以前阿爸的故事時,把阿公對阿爸稱讚的感情給描寫出來使其更有像是給孫子講古的懷舊味道,而這是我認為這是作者想表達的。而那些熟悉的風景與刺鼻的化工廠,點出阿公可以認知的部分。而在八卦山的大佛,則是阿公如何伸出手都無法觸摸到的。大佛好比阿公對於阿爸的寄託,即使近在眼前卻又那麼遙遠,希望被大佛看到的這分心又何止是想要大佛看著孫子與阿公他們而已,更多的是心中所有的寄託,所以當大佛只看彰化時才顯得落魄。這作者以洗鍊的文字把阿公隱藏在行動中的情感從動作跟孫子的觀點中慢慢地點了出來,而這是我們影片想要去呈現的。

彰化台化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302

作業感想心得

  • 吳名虔 對於阿公,我有十分深刻的感受,因為我家爸媽跟阿公相處得並不好,而阿公原本是鐵捲門師父但腰弄傷後只能撿撿紙箱,用貨車帶去回收站回收賺點小錢,而這堆擺放的紙箱對於家裡是不理解甚至讓人退避三舍。而每次凌晨搬運疊好的紙箱時,都是我跟阿公唯一相處的時間,我們沉默地度過了這段時光,從小慢慢搬到大,我慢慢的從丟不上貨車變成可以搬起數捆的紙箱,而阿公漸漸從搬3捆變搬1捆到只能慢慢的拖著紙箱,”你們會變成少年,而我會衰老”到最後時貨車也賣掉了,家中也沒有紙箱了,而再次見到時阿公在安寧病房了。到了安寧病房阿公也有些精神錯亂了,說著那裡的土地要給父親,要去哪家幫他做鐵門記得幫他送午餐跟飲料,說要爸媽給我一些錢說這些是早上賣紙箱到回收場的錢,每一段話都是回憶,每件事都是猶如青瞑公的最后旅行般即使搭了火車,那些懷舊的感覺還是會被新的事物覆蓋掉,終究滄海桑田徒留下段段回憶。
  • 林羿君 透過這次的期末作業,我了解到原來文字和影像是相輔相成的,我們除了能透過文字了解文本所表達的情感之外,也能透過集思廣益,將作品轉化成影像真正的表現出來。從一開始的討論,到影片拍攝,最後影片的剪輯以及文本的分析,我認知到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一個完整的作品需要大家不斷的討論及配合,很感謝組員之間的合作,讓我們順利完成了這份作業!
  • 蔡欣恬 在這次的期末報告準備中,其實對我而言是非常新鮮的一次報告,這是我第一次親自籌備拍攝自己的影片,途中真的非常有挑戰性,必須思考畫面怎麼呈現才不會突兀,場景的運鏡還有人物的位置比例,要怎麼安排比較通順,握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棒的經驗,學到了許多東西。
  • 謝佩螢 關於影片的製作與拍攝於我而言已不是新鮮事,不過要將文本拍成影像倒是頭次接觸,準備的過程就好像某部知名小說被改編成電影,覺得有些刺激,而我知道我們的作品仍有不足,但作品裡頭是我們的認真與努力。
工作分配

吳名虔—演員、配音、文本及參考資料之分析
林羿君—旁白、攝影、文本源由整理與簡介
蔡欣恬—演員、配音、拍攝理念、改編橋段
謝佩螢—攝影、影片剪輯、音樂、圖片

台中公園的老人



改編出處

劉克襄〈台中公園的老人〉

劉克襄走進台中公園,觀察形形色色的人們,不僅是標題所說的老人,還有外籍移工、宣傳理念的團體、和神秘的大姐等,一切在公園進行活動,尋找同類、娛樂閒暇時刻,老人們有的下棋;有的秀才藝賺錢;有的遠望湖心亭,想著自己的過往;有的在黃昏被看護推出來透氣,他們來自不同的巷弄、家庭,卻有相同的情況,坐在輪椅上望著湖心亭,到了時間再被推回家,湖心亭在當時是眾多情侶和家庭拍照和回憶的地方。除了描述看到的景象,也利用今昔對比,自己年輕和中年時期,走進台中公園的心境、老人的回憶和現今處境,和合作大樓的輝煌到落寞,雖然後面轉型,似乎有再次熱鬧的跡象,可是這些無處不提醒著,歲月正在流逝,時代的變遷和傾頹。

改編橋段

a. 年紀大時,走進台中公園,看到的隱密角落更多了

b. 散落在不同位置的街頭藝人,賣氣球的平時沒人靠近,便撒飼料給鴿子吃食

c. 唱歌盲胞大姊享受音樂。

d. 有些穿著體面的老人經過,投幣表示支持。

e. 著襯衫的老人,選擇一處開闊潔淨的位置,遠望湖心亭並回憶過往

拍攝理念

劉克襄本身擅長透過旅行的方式來觀察土地,他可以用文字把看到的事物及當下心得記錄下來,使其成為發人深省的文章,此風格也符合課堂所想要我們去體會的要素之一。我們認為這篇台中公園的老人是以台中公園為背景,以劉克襄的視角走入公園,細看老人家的生活,延伸出老人孤獨,無家人關懷的處境,要拍出這種主題選取文章的段落就變得十分重要。

一開始文中的「年紀大時,走進台中公園,看到的隱密角落更多了」對此句做了一點想像:如果是年輕的劉克襄那麼他看到的景色會是如何?便以這個疑問開啟了影片的開端。後來稍有年紀的作者卻是被老人孤獨的身影吸引才進入公園,以此作年輕劉克襄與中年的他所會看到的人事物做對比。

中年的作者大部分都將目光投以人及事,例如散落在不同位置的街頭老藝人,一個一個都有各自的故事,帶氣球的老人在沒人靠近時會餵食鴿子,顯露出他的孤獨,氣球剛好飄走飛到唱歌盲胞大姐附近的樹上,穿著襯衫的老人被大姐歌聲吸引,老人安靜路過投幣表示支持,有時會坐在遼闊位置遠望湖心亭,回想年輕時的青澀回憶,緬懷過往的溫度,彷彿只有這樣的注視才能抓住時光。兒女可能因工作而無法給予陪伴,雖然獨立的個體就會被看出孤獨,但藉由經常來公園散步而互相認識,只要在此地各項事物都可以是彼此的連結。

文本分析

自最開始,作者以「年紀大時,走進台中公園,看到的隱密角落更多了」將讀者一起帶進了台中公園的景色之中。我們覺得這一句話也透露了作者本人在描寫此文章時本身已到中年的階段,擁有豐富的人生經歷與社會歷練,對旅遊也有了不同的感觸,在思考的面向有了不同於年輕人的深度與廣度。在台中公園的老人一文中,劉克襄的寫作方向也以人的描摹、揣測他人心境為重點,不同於一般寫旅遊文章時以該地的風景描繪。

從「人」的角度切入台中公園的「景」,是一種以人與人、人與景之間的互動聯結為基礎進行的寫作手法。在本篇文章中,從一開始的老人們在公園中進行棋藝上的切磋、到後面的台獨份子進行演講發表個人感想、外籍勞工群聚聊天的景象、甚至於各自有著自己人生故事的盲眼大姊、街頭藝人,劉克襄都將這些「他人」的存在視為台中公園風景的一部分。公園本身的存在目的即是為了讓人可以在繁華的都市之中享有片刻的清閒與寧靜,是一個讓人休憩身心、放鬆心靈的場所,而台中公園又是一個享有長遠歷史記憶的公園,因此在這之中產生的共鳴即是老人對於這個場域所懷有的情感連結,在一個個不同的人在台中公園發生的故事之中,造就了台中公園的歷史,也因為這些人的存在給予了這個公園存在的意義,因此相較於台中公園之中的一草一木,人在其中的互動更是重要的風景。

無論是台中公園的標誌建築~湖心亭或是周圍的特色建築如合作大樓,與過去相比都有著人去樓空的感嘆,在此篇文之中,作者也將自己從青年到中年的成長寄情於周圍的人與這些建築的互動之中,這裡承載許多人的重要回憶,儘管文章並未提及,但對於在台中生長已久的劉克襄而言,相信也有著屬於他的重要回憶。


參考資料

透過湖心亭的歷史資料我們知道湖心亭經歷多次改建,多次改建最後仍恢復以前的樣貌,甚至更為美麗。相比之下,人類不能改建恢復成以前的樣子,對於在台中公園的老人們、劉克襄,湖心亭景物依舊,人事已非。配合文本的湖心亭場景,我們就選用湖心亭作為結尾,體現老人們沒有家人配伴的孤單。

音樂部分,我們使用較為輕快的音樂來體現年輕的劉克襄注意景物部分,屬於輕鬆自在地參觀台中公園。中年劉克襄的部分則是較為哀傷的音樂,配合文本中二次來到台中公園,關注的重點從景物變成老人。街頭藝人的音樂有著無奈,孤單沒有家人陪伴,仍必須上街表演;有家人陪伴的大姊,落雨聲卻唱出其他老人的孤獨;襯衫老人的回憶音樂充滿溫暖、青澀,相比現在是更為感傷。最後的湖心亭裡,街頭藝人、身穿襯衫的老人是感慨家人不在身邊的音樂,映襯有家人陪伴的歌唱大姊。

參考資料 

Easy Day 作者: Kevin MacLeod
Side Path 作者: Kevin MacLeod
New Year's Anthem 友誼萬歲 作者: Quincas Moreira
Lonesome Avenue 作者: The 126ers
Lucid Dreamer 作者: Spazz Cardigan
Dream Land 作者: The 126ers
The Bluest Star 作者: The 126ers
臺中公園-維基百科
台中百年地標:台中公園湖心亭-大紀元

反思與心得

植病一 張靖俞 難得有機會去沒去過的台中公園,原本想說會拍很久畢竟某些場景得靠緣分才拍得到,不過很幸運的一開始進去,如劉克襄所言老人家以孤單的身影引領著,很快的就進入狀況,這堂課與平常不會接觸到的人合作,也別有一番風味。

歷史一 楊曉涵 上學期參加老師的通識課,聽到別組都是一團團的出遊玩,順便做作業就很羨慕,而這次也有機會可以出去拍攝影片,台中公園雖然離學校很近,卻只有坐公車看過還沒去過,真正走一遭後,才發現裡面真的很漂亮,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不只文本中的老人、家庭和外籍勞工也很多,動物也是:鴿子不怕人、烏龜成群、松鼠竄來竄去的模樣也都很可愛。我認為有點困難的地方,是要以第三視角去敘述文本,原是以劉克襄的視角去完成的一篇文章,但我們要延伸更多,作者看不見的地方,像作者的今昔對比、老人們思念子女等,雖然困難,相較之下卻比其他依照文本內容拍攝的部分更加有趣。

土木一 陳博彥 這是一門非常特別的通識課程,從一開始到最後的一堂課都需要全體組員的互助合作,在製作影片的過程中與大家一同去闡釋、揣摩劉克襄的視角,再以劉克襄的視角去發現文章中所存在的世界一隅之美景並以我們的創意表現它,過程中學習到的除了用深入剖析的角度分析文章、更重要的是敢於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能和一群人從陌生變朋友,再一同去發現台中公園的美與歷史,這是一個特別的經驗,也是一堂難得的通識課。從期中的獨自旅行到期末的小組旅行,感謝這堂通識課讓我體驗了旅行的各種樣貌與意義。

應數四 李維 透過這次期末作業的製作,已深刻體會旅行可不只是走馬看花。閱讀過文本,在旅行當中學習景點背後的歷史。可以追隨作者腳步規矩地觀光景點、探究歷史文化,亦可搜索作者未曾注意的細節。兩者結合,便將旅行化作與眾不同的深刻回憶。

生科四 郭佶鑫 原本就對於旅行非常有興趣,透過這次的課程,發現到旅行不是單純的到當地看看而已,最重要的是當地歷史的造成什麼樣的因素導致現今的樣貌,這是很有趣的,因為之前那種走馬看花的旅行真的很無聊,就走走停停買東西,無法和當地建立起連結,所以利用這堂課所學的方法更可以和當地建立起連結,使旅行更加有趣。

工作內容分配

植病一 張靖俞: 拍攝理念、飾盲胞大姐親友、飾襯衫老人回憶女友
歷史一 楊曉涵 :腳本、攝影、旁白構想、內容簡介、飾盲胞大姐
土木一 陳博彥:文本分析、飾劉克襄
應數四 李維 :參考資料、飾賣氣球的街頭老藝人
生科四 郭佶鑫 :攝影及剪輯後製、飾襯衫老人

拍攝所遇到的困難與收穫

一開始角色設定時,在襯衫老人的回憶中,和女友走過湖心亭的橋段,飾演女友的人忘記安排,而大家都有了自己飾演的角色,所以讓組裡一位女生,將眼鏡拿下、頭髮放掉、外套脫掉,以背影的方式錄製,才解決這一個問題。而有一部分在討論時就不太確定的部分,就是鴿子,當時在公園一開始也看不到鴿子的身影,是到了湖的另一邊,才發現牠們都在湖心亭的屋頂上,有頻率地飛往地面、再飛上屋頂,當拍完烏龜的片段後,卻發現鴿子往我們這塊空地飛來了一些,也藉此拍到牠們的身影。再來是拍攝氣球飛起的橋段,因為要讓氣球飛起一段時間,負責氣球的組員一直往上彈氣球,沒想到一陣風吹過,氣球飛進了旁邊的池子裡,幸好旁邊有長桿的撈網,不然有氣球出現的部分都得改了,因為其他顏色都不一樣。最後是拍攝老人相遇在橋上的片段,可能是因為橋上風景優美,一直有人在那邊拍照,我們不得不等他們拍完照,不過因為等得太久,我們就去別的地方先拍其他橋段了。

而收穫方面,如果不是要做作業,就不會在台中公園詳細的走一遭,也不會發現台中公園的各種景象,像原有的自然景觀、造景和步道,尤其是水池的噴泉和湖心亭,這些是適合假日時的遊玩、放鬆的地方,而我們的主題是在公園中的老人家,所以除了拍攝自己要的影像外,也關注了附近老人的活動,更能發現這與我們的主題- 關懷老人是相符的,除了拍攝時的過程,拍攝前後所處理的事情,更是令人難忘,像要怎麼取景,拍出文本中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必須融合自己想凸顯出的主題,這個片段要放在前面或後面,能更好的凸顯出脈絡,這都提升了我們對於文本的了解、如何表達與呈現作品,和用文字與內容相互結合與呼應,在未來或許從事與人文相關的活動時,能夠更輕易的做出與之符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