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犁頭店一起老去

執筆:動科二 蕭佑任
文本:劉克襄〈和犁頭店一起老去〉
出處:《裏台灣》(玉山社,2013年6月),頁40-47

台中市有三城,犁頭店最早形成,而另外兩個街市已經被公寓大廈包圍而消失,僅剩下犁頭店還存在,在都市的擴張與更新之下還未完全消失,仍保有老街餘韻,凸顯出犁頭店與其他兩城的不同。最早發展的犁頭店是令作者懷念的,那裏是他過去釣魚的地方,點出犁頭店的地理環境特色,被一段半月形的小河圍繞,小河是土庫溪的支流。

藉由回憶退伍後參加犁頭店的導覽,導遊帶著作者沿著街道依序走訪土地公廟、萬和宮、阿有麵店、林金生香餅舖和三角街等地方,喚起作者的回憶,也建構出犁頭店的大概地圖。犁頭店歷史悠久,有經歷裕仁皇太子來台的萬和宮,四代傳承超過百年的傳統餅舖林金生香,三十年味道沒甚麼變化的阿有麵店,過去往返彰化豐原的古道萬和路,三角街上巴洛克式的老建築。

隨著作者導覽遊歷犁頭店後,卻有時代變遷的感慨,鼎盛時期擁有二十九家鐵舖,如今僅剩慶隆一家;三角街上巴洛克式的建築,有的被淺綠的鐵皮給蓋住外觀失去過去的樣貌,有的已經改建到看不到過去的痕跡;曾經盛行於中部的小吃麻芛,如今變成犁頭店節慶才會出現的特產,西半部極為罕見,用大量今昔對比顯示時代變遷下犁頭店的沒落。用小吃麻芛作為犁頭店的代表,一碗麻芛下肚能讓作者不論身處何處都會想到犁頭店,麻芛如同犁頭店的象徵也是縮影,過去隨處可見的食物,如今極度少見,寫出過去繁華的犁頭店現在已被遺忘落沒的現實。

廟前的樹,一般而言就是居民聚會的地方,可是讀過文本後,我看到萬和宮前的榕樹時,腦海中浮現出的是裕仁皇太子來台灣巡視的畫面,這棵樹已經從我腦海中廟前的樹檔案中獨立出來,放入裕仁皇太子來台的檔案中,成為特別的存在。阿有麵店外觀就和一般的麵店一樣,小小的,白磁磚牆壁沒有漂亮的裝潢,甚至桌子貌似用了好多年不曾換,桌面有些黏黏的,菜單上販賣的餐點價位很平常且種類不多,店裏頭很多客人,只見店家的手不停在檯面上動來動去忙著招呼客人,無法休息片刻。原本我是沒有打算進去吃午餐,可是那是作者釣魚後會特地繞路去吃的店家,促使我決定進去品嘗令店家遠近皆知的味道究竟是如何,吃著吃著我彷彿吃到舊時代的味道,我聞到廟口樹下老人們的閒話家常,還帶有一股傳統糕餅店師傅揉麵糰的桌子震動,挑夫肩扛扁擔賣力行走的喘息,一口一口將過去時光吃進嘴中,這碗再平凡不過的陽春麵竟也如此不平凡,便在心中留下了一筆。因為讀過文本,讓我當時看摩登街道都會看到懷舊街景,有股時空旅人的不真實感,明明站在現在,卻總是覺得人在作者過去的時光中,在裕仁皇太子來台的日治時期中,在清朝漢人拓墾的開發時代中,因此在腦海中對犁頭店產生很深很深的記憶,而非單單尋文本路線走過看過,揮揮衣袖遂揚長而去。


我對老街的印象是一些老房子舊街道,過去曾經繁華,但現在已經沒落。逛老街我除了享受美食,也會欣賞建築的外觀,但現在老街老實說只有外觀和過去一樣,但內在核心已經商業化,沒有過去的時代底蘊。如果沒有書本,我可能經過這個地方十次都不會知道這裡曾經這麼重要,也不會想用雙腳慢慢遊歷犁頭店老街。犁頭店與內灣老街不太一樣,沒有觀光化,仍是當地生活買賣的場所,只是位置重要性大大的降低了。因為文本內容,我知道萬和宮前有棵慶祝裕仁皇太子來台種下的榕樹,阿有麵店的味道還是維持與三十年前一樣,犁頭店舊時候是彰化豐原往返的必經之地,原來有麻芛這種食物,以及老台中人會用其來料理。很多面向是我即使實地遊覽也無從知曉的,實地遊覽僅能看到現在和極表面的事物,書本替我補充很多我一個人無法知道的內涵,豐富我這一趟實地的旅行。

我挑選文本時就決定內容要找台中的景點,原因無非就是交通較方便,所需旅費比較少,而且時間成本比較小。我聽過這麼一句話「一個人若連自己的家鄉都不認識,卻一年世界到處飛,這不是忘記自己的跟嗎?」我將它引申為應該先好好認識自己的周遭,不應該一昧求外,也成為影響我挑選原先是想以書中台中最高點當遊覽地點,但礙於我並非飯店房客不便進入旅店內,只能在高樓外面左看看右看看,無法體會作者文中29樓酒吧看到的景色,也無法遠眺舊台中與五期七期重劃區,因此放棄這個想法。改選擇犁頭店,是因為我認為老街比較容易親近,而且要遊覽也十分簡單,創作也較為容易發揮,還有一點是我蠻喜歡歷史的,對舊舊的東西有所偏好,古早味、老建築、傳統文化以及廟宇信仰等都十分吸引我。

Share this

Related Posts

Previous
Next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