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執筆:食生一 曾姿瑀
文本:舒國治〈我的舊台北導遊路線〉
出自:《閱讀文學地景 散文卷》(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04.30),頁41—44

在文章開頭,作者先是舉了一些台北市較普遍被知道的觀光景點。而後,作者便問到若是要在短時間內,讓外國人看到、體驗到台北小市民聚落的日常生活,則該如何規劃行程,並藉此為題展開了此趟舊台北之旅。作者將地點定在古亭附近,從寧波東街的老麵餅舖開始,老顧客似的隨即介紹了幾道餐點,就像是平常天天在吃的,接著來到金華街,被紅色圍牆圍繞呈三角形的日式房屋群落映入眼簾,這時若是麵餅沒有滿足你的胃,作者又馬上帶你進入了家小麵店,吃完再延著杭州南路漫走,進入了某兩條巷子,又是成群的日式住宅,繼續走抵潮州街後,作者介紹了小巷弄中的一間「世界文物出版社」,是相當具有歷史意義的,最後來到金山南路,又走進了兩條小巷子,又是兩條成排的日式房子群,此趟舊台北之旅即就此結束。作者帶著外國友人漫步在台北某個角落的街道上,全程不及一公里,以這種毫無目的地、慵懶的步調,走過了台北可能百年以上的歷史,作者就像小老百姓平常沒事時,在自己住家附近閒晃,與其說是旅行,不如說是散步,像在鄰家街巷中而更貼近生活、平實自然,讓人能更加放鬆地享受此趟出遊,不用多說什麼,讓風景訴說著台北的歷史,以小吃體會當地庶民的生活風貌。作者的心境是很平常、很輕鬆的,就像日常生活一樣,而以散步、閒逛的形式完成旅行,品嚐當地小吃、欣賞老舊日式住宅,不必用多餘的華麗字句來描寫,只要用眼睛、用心,即能感受到此趟輕旅行的意義。
將機車停放在寧波東街二號旁,期待著走進「張小發麵餅舖」,放下書包品嚐看看書中以「最」字形容的蟹殼黃和菱形燒餅,還沈浸在期盼之中時,在眼前的卻是一棟現代建築,門牌上寫著「台灣電力工會」,看來是撲空了,只好搔搔頭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來到金華街三十巷,幸好真的出現了書中的日式建築,沒有再撲空了,三角形的紅色圍牆將其獨立於外界,沿著圍牆繞了一圈,雖然無法看清圍牆內的住宅外觀,但上頭露面的舊屋頂散發出濃濃時代的味道,三角形圍牆的其中一個角像是本來就規劃好要給人拍照取景似的,不禁讓我想在相簿裡添增幾張與時代合照的相片,馬上站好來個可愛三連拍。


滿足了拍照的慾望後,下一個目的地是間小麵店,書中的地點位在杭州南路二段五十九巷的巷口,因為麵餅舖的經驗,於是我已做好了心理準備,果不其然,又再次地撲空了,這次迎接我的甚至是一片空地。

再跟著書上走進了六十一及六十五巷,從巷口即能看見突出、顯眼的日式房屋屋頂,書中所說的成排零落的日式建築似乎只剩下一戶,這棟是較呈正方形的模式,一邊是現代紅磚水泥牆,而繞到另一邊卻是籬笆圍成的圍牆讓,人有種都市花園的錯覺,除了加裝的遮雨棚,整棟建築散發出濃濃的日本味,房屋旁需仰頭觀望的大榕樹像是發出訊息,要人們經過時放慢腳步小小欣賞一下,也是種尊重歷史的方式,書中說供電影取景的形容是看得出來的,不知道否有重建或整修過,建築的外觀、屋況是很漂亮、很完整的,不禁讓人想停下來多看幾眼,甚至想著退休以後若是也能在這種日式建築裡度過,那該有多好,停留了十來分鐘,總算從幻想中回神後,該前往下一個地點了。

作者接下來介紹的,是一間深藏在潮州街六十巷內的小出版社,外觀就像是一般住宅,非常的不顯眼,第一次還直接的路過,完全沒有發現他,折返回來仔細點找才驚覺原來就在這裡,門旁的牌子以書法字體寫著「世界文物出版社」,書中說這裡能找到一些已經斷版的老書,也有許多上海相關的書籍,甚至是讓上海人親自跑來一趟,看來這間出版社是來頭不小,在台灣歷史上肯定是佔有一席之地,但住宅形式的外觀讓我不太確定能否進入,於是拍張照就離開了,前往這趟旅行中的最後一個地點。

來到了金山南路,進入二零三及二一五巷,本想說能再好好的欣賞一番日式建築,此地卻聳立著兩三棟的高級住宅,這次的撲空最令我失望,但也只能就此返航了。

回程的路上看見了一間非常美麗的日式建築,以為是書中沒寫到的景點,近看發現竟然是一家店面,名為「金錦町」,上網查後知道是間咖啡廳,我想,會在這個地方、以日式建築開店,是默默的在向歷史致敬吧,改天是必須來造訪一下的。

現在回想著那天每一步經過的風景,在台北有這樣的地方,用徒步的方式,就能讓人過上一個悠閒的下午,雖然是跟著文本走的,但假如沒有文本,感覺我也能憑著直覺和作者走出一樣的路線,不用他人指引,這裡就是個渾然天成的徒步風景區。現代人們出遊,想去的不再是那種旅遊書上就找得到的拍照打卡景點,和人潮擠來擠去的地方了,要感受異地風情,從其市井小民的生活視角,其實才會是最合適的。

這趟微旅行中,欣賞了許多的日式建築, 其與一旁的現代建築相比,不僅從中感受到台灣時代變遷的腳步,也欣慰著在台北的街頭上能保有如此美麗又具歷史意義的文物,小出版社則是老舊的文化的殘留,而作者介紹的兩家小吃店都已不在,大概是遭受了時代的洗禮,雖然無法以味覺嚐到幾十年老店古早味的真面目,但視覺卻是一大滿足了。

最後,我之所以選擇此篇文章,是因為高中時從家裡到台北車站補習,古亭是公車路線的其中一個小站,看了文本後,無法想像在自己幾乎天天經過的台北街頭上,可以看到日式建築,好奇心的驅使下,決定親自走訪一遭,也因為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我沒有任何相關資料的預先準備,就出發了,果然是值得一去的呢!

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執筆:森林二 吳岱霓
文本:段慧琳〈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出處:《旅行的溫度》(2013.8),p.176-180



1. 認識梧棲

梧棲在大部分的人的印象中即為一座港灣小鎮,這座小鎮坐落在大甲溪與大肚溪沖刷的平原上,周圍沒有山的阻擋,尤其冬天時,海線特有的強風對著小鎮吹拂,使得梧棲在冬日總是特別寒冷,「梧棲古稱『竹筏穴』,又名 『五叉港』,而地方賢達雅士更取『鳳非梧不棲,非靈泉不飲,非竹實不食』的雅意化為梧棲。」(梧棲區公所官網)。

梧棲老街曾是梧棲的行政中心,隨著時代遷移一度沒落,在地方政府與當地人民的努力下,轉型為文藝老街。梧棲老街保存了許多日治時期的建築,「許多店家外觀皆以洗石子立面為主,上面浮雕業 主姓名或商號,如洪福泰、裴同安、林吉安、 新同成和穎川衍派等,且建築各自融入如巴洛克式、閩南式、日式等特色風貌。」(梧棲區公所官網)

2. 為什麼選擇了〈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一開始是在圖書館翻書,想著只要距離不遠方便到達就好,不經意看到了這篇文章,突然想到梧棲與家鄉同為海線小鎮,中間只隔了一個清水,這麼近的距離,我卻除了台中港外,從未到過這個地方,所以想說既然要出去旅行那麼選一個這樣的小鎮也不錯。

3. 作者如何寫出〈冬日街況/台中.梧棲〉
本文前兩段便說「『水性潤下,順則有容,逆則有聲。』順也好逆也好,一個有水的地方,似乎總是得天獨厚些,迷人特質彰顯些。」(段慧琳,2013)卻又說梧棲老街「鄰近海港這個特質,討好不了誰。」(段慧琳,2013)首先點出了梧棲是個鄰海的港灣小鎮,卻又不像我們想像的海邊有陽光、沙灘、比基尼那樣的明媚熱鬧,而是冷冷清清。

文中介紹梧棲老街的舊房子大多浮刻著商家的名稱或者寫著當戶某代人家的大名,這樣的房子往往來自日治時代所建造的洗石子建築,並且老街還有朝元宮、梧棲官吏派出所辦公廳等景點,一項項都指出梧棲老街曾經是一條繁華的街道,甚至是當地的行政中心。

作者的寫作路線一路從朝元宮順著街道走,從朝元宮往下走會看見榕樹下豆花,曾幾何時榕樹下就得有豆花,這是一個典型的懷舊形象,不過幾張桌椅卻坐不滿,點出出沒梧棲老街的人真的稀少,而店裡的老闆並不像我們常見的小吃店老闆,對著客人噓寒問暖,他只是做好了客人點的餐點,然後陪著客人看電視,該做什麼作什麼去,這樣梧棲老街更顯得與其他地方不同,哪個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的景點不是洗盡鉛華,又期望能拾回過往的繁榮?偏偏這篇文章中的梧棲老街不汲汲營營,不奢望改變這般冷清的現況,又或者說它根本就不在乎呢?

再走下去,當地著名的餅店林異香齋上掛著七十年老店的招牌,事實上這家店肯定超過七十年,又想到前幾段提到過的刻著名字的老房屋、榕樹下豆花,什麼樣的年代在屋前刻上大名也無須擔心?什麼樣的年代榕樹下就得吃豆花?彷彿跟這塊寫著七十年老店的招牌一樣,整個梧棲老街都被凍結在了幾十甚至近百年前,那個它還繁華熱鬧的時光,但事實是這座小鎮已被人們遺忘在過去。雖說作者是在冬日旅行梧棲老街,海風本就吹的冷冽,使人潮稀稀落落,但梧棲老街的冷清似乎不分季節,即使是溫暖的冬陽,似乎也難以再熱絡起這條冷清的老街。

4. 實地旅行

梧棲這個地方真的是人煙稀少,我想這與它位置偏僻又沒火車經過有關,我第一次試圖要自己從台中前往梧棲,是先搭著火車到沙鹿,再轉公車前往梧棲,但是到梧棲的每一班公車至少都要等一小時,於是乎,我放棄了,呵呵。並沒有。我改成向我媽求助請她載我,當個媽寶真好。總之我總算是順利地到了梧棲老街,按照書中所提,我先後到了朝元宮、梧棲官吏派出所辦公廳、榕樹下豆花及林異香齋餅店。
書中提到朝元宮與其他公廟不同,牆上裝飾的都是文人的字畫,果真是如此,廟裡三三兩兩幾個人,感覺都是當地民眾,就像很多鄉下地方,宗教信仰中心總是會聚集人們在此說長話短。

梧棲官吏派出所辦公廳就在朝元宮隔壁,但是目前正在施工引此不能上前觀看書中說的「藍色窗框圈著的花是毛玻璃」。

朝元宮的對面有著一排洗石子老建築,它們上面浮刻著店號或者人名,在我老家也有類似的日治時期留下的老房子,但是我們那邊大多只刻上店號,鮮少看見大名被刻在上面,因此覺得這樣的現象特別有趣,有種純樸之感,另外不曉得是不是也有其他路過的遊客跟我一樣好奇陳宥村是誰。

榕樹下豆花果真是在一棵大榕樹下,可惜我當下可能是腦子抽了一下,竟然點了牛奶豆花,所以吃不出作者所說的古早味,在吃豆花的時候聞到了一陣陣餅香,是來自前方幾公尺處的林異香齋。

作者說林異香齋掛著的是七十年老店的招牌,但是我看到的明明就是九十年。

我學作者買了塊鹹蛋糕走在梧棲老街上,雖然當時還只是晚秋未了,冬日將近,但是梧棲老街除了當地居民外,鮮少看到像我這樣抱著什麼目的前來的遊客,作者說這是冷清,但當我站在街上,我覺得是我闖入了這座被時光遺忘的小鎮,梧棲的居民生活在這,已經習慣了海風的鹹與刺骨的寒,他們從不覺得生活需要多點什麼熱鬧,這樣的日子似乎也還算不錯。

引用資料:

段慧琳(2013),旅行的溫度,第一版,新北:凱特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梧棲區公所官網https://www.wuqi.taichung.gov.tw/

漫遊,花蓮

執筆:化學一 羅偉源
文本:嚴長壽〈漫遊,花蓮〉
出處:《旅行台灣》(2008/4/22),頁245

作者先以他過去當兵的回憶,帶出他對花蓮的印象,而她的記憶裡的七星潭只是個純樸的小漁村,而作者喜歡在下哨沒事時,躺在沙灘戴著耳機聽著貝多芬,享受一個人的空間,但是對他來說,這是一段生命裡再也追尋不回的記憶。

除了七星潭,作者也會利用營區放假,搭公車到天祥、太魯閣等散步,他任位在山頭裡步行,是很享受且奇妙的經驗,峽谷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開闊,但是自己耳朵聽到的,卻只有自己的呼吸聲……

其實,我蠻能體會這種跟心靈對話的感覺,爬3000公尺以上的特別有感覺,身邊環境只有碎石坡,還有迎面而來的強風及為數不多的高山植物,這個當下就是讓我盡情享受自己與自己的靜默相處,天地獨享。

接著作者時間軸拉回現代,隨著時間的陶鍊,花蓮也從過去的純樸走向成熟的風貌,美麗的山水依舊,卻也未能掩飾歲月的痕跡。那三十多年前有游泳的海灘,一輛輛載運砂石喧囂而過的卡車聲不斷的劃過原來的寧靜的山谷、河床,但是相對的,在另一個城市的角落,一個個創意的生活主張正逐漸形成。有賣咖啡還有與大自然得精緻餐館,也有從台北遷住到花蓮的原舞者,更有從台灣各地的藝術家,他們都在進行新的花東文化改造革命,深怕花蓮這片淨土會被急迫的開發取代。

接著作者以接續的手法說明現代人對旅行文化有新的方式,現代人喜歡把腳步放慢,用細細享受咀嚼的漫遊滋味,像是禪修的體驗,茶藝的品茗,自行車環島之旅等。

最後一段作者說明了不同階段的旅遊性質,第一階段叫做走馬看花,例如說進香團、環島十日遊等,這是最糟糕的旅遊方式因為甚麼深刻的印象都沒留下。第二階段相對起來就專業多了,他是要求講求體驗,在旅行的過程中要有知性的感受,從中挖掘樂趣。最後一個階段,可以說是大師級了,用英文來說 [Go somewhere do nothing],這個階段的旅行已經沒有目的性了,只是到一個地方去做幾件事,我無法體會那麼高的意境

最終,作者把話鋒拉回花蓮,他認為現在的花蓮,是一個正在被大眾努力保持有著永續經營的未來,一個可以深度旅遊的花蓮,而他非常樂見這種情況


感想:光是搭車就要搭有段時間,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出去的話先去近一點比較適合。
花蓮其實很大,有名的景點或私房景點都很多,在沿海的省道旁邊,就有很多海洋風景區
現在不論去哪裡,只要在網路上打地點,就會跳出成千上萬的選擇,最主要也只有時間的問題而已

而我這次走的行程,是比較偏大眾,但又不會需要趕行程,在作者心目中應該是1.5階段的旅遊的行程吧。

海洋公園主要是給遊客看看海,拍個照,但是我認為單純坐在石頭上看海也挺不錯的,沉澱心靈,就跟嚴長壽一樣在七星潭聽貝多芬,純粹的放鬆。也許海事大自然給人類最棒的禮物,從最開始的生命誕生,到現在許多人類還是要海洋吃飯,所又

下兩張圖都是在七星潭拍的,看來我能感覺到作者為甚麼願意在這裡放鬆了。七星潭確實很美,美到讓人眼睛離不開遠方的海洋,感覺只要一直注視著遠方,所有煩惱問題都能解決,柑碧瑟的海洋隨著時間有著不一樣的顏色,像是左圖可以看到太陽剛出來,再搭配著一點雲朵遮蔽,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夕陽呢!這時太陽與海水的搭配,可說是天衣無縫,在岸上的我感覺蓊鬱的潮水有股深層的魔力,映照著暗沉的陽光則透露出海洋的神祕。


第二張其實是第一張拍完沒過多久所再度拍攝的,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在這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就有那麼大的變化,此時的海,看起來有些憂鬱,跟上一張的神祕感有著截然不同的心靈體驗。
看著純淨的海,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作者西汪能以永續經營的方式來保護花蓮,因為大自然一旦被破壞就難以復原了。

我覺得整趟旅程最棒的應該是清水斷崖的日出,私心認為比七星潭的更美,畢竟凌晨4.爬起來,七機車騎了快一小時,從大地完全黑暗,到蘇花公路天色漸漸開明,沿著峭壁慢慢駛向斷崖,那種與山、海共同的心靈悸動,是很難用文字來去解釋的,畢竟我是理組人,沒辦法用華麗的言語敘述,我只能夠記在腦海裡,跟嚴長壽一樣,在多年之後用大腦回憶起這趟美好的旅行,縱使我知道它終究是生命裡再也追尋不回的記憶。

之所以選擇這篇,想說選個不一樣的,剛好也要去花蓮一趟,就選這篇了。另外,我以為嚴長壽只是個企業家,我發現他寫的文章蠻有水準的,文筆思路清晰,不會像純文學一直用很難懂的言詞來比喻,該感動的地方有感動,理性分析的地方很理性,這才是文學。

花蓮很多夜市。
夜市什麼都好吃。
但跟朋友去會特別的好吃。

草鞋墩風華-幸福我鎮

執筆:昆蟲三 李昆錡
文本:小雪〈草鞋墩風華-幸福我鎮〉

作者一開始利用與鎮長之間的對話帶出了植物公園的前身,並且訴說以前此處的荒煙漫草極限在整治後環境清幽的今昔對比,而作者利用她所看見的視野用心觀察生活周遭平時人們不曾駐足細看的事物並細膩的描寫,隨著場景的切換作者來到了鎮上覓食,在漫步中作者看見新聞主播正在介紹草屯的歷史,而她自己也掉入了回憶的漩渦,年輕時她常常在手工藝研究館與一群三五好友在那一同參與活動如今只剩她一人還留在這裡令她內心十分感嘆,時間軸又稍微拉到了近代作者去參加了寶島時代村的開幕盛況,那絡繹不絕的人潮是這寂靜的小鎮久久沒有的景色,但風潮退去後只剩偶爾來到的觀光團令作者感到有股哀愁的感覺,再與吳老師一起吃著隔天早餐時聽他談及中山公園近年來的變化使他到了當地欣賞,比起早期只有簡陋的跑道現在環境被整治十分乾淨舒適也新增了很多設施,並在作者觀賞文藝中心的展品後,帶出了草屯並沒有隨著時代的洪流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它只是轉變了,轉變成一座清新秀麗富含人情味的小鎮。

文中大量使用到與人物間的對話帶出每個人所經歷過的事情交織在一起成為了草屯鎮的歷史,作者利用其觀賞現代新建立的設施與早期的尚未整治的情形,對比出雖然人潮並沒有顯著的變化但整體的環境與生活的品質都大大的提升。

在我來到那些景點觀賞時,因為恰逢假日其實人潮比我想像的還要來的多很多,首先在植物公園的部分它的旁邊建立起了一座全新的運動場而在另一側也建立起兒童公園,所以在我在觀賞植物公園的景色時附近充斥著人們的歡笑聲,大家臉上也都洋溢著笑容。

而來到手工藝研究館這邊比起早期的建築在921大地震後整個翻修,在假日時有許多市集會在這裡展開而其建築物更是典雅的白色建築,剛騎車經過時就被其強烈的存在感所吸引,在其內部除了一樓有販賣由館內工作人員所製造的手工藝品外還有販賣草屯正歷年來的刊物,而其他樓從與旁邊獨立的建築都擺放了大量的工藝品,其中有來自全台各地手工藝名人的創作以及在地鄉親一起聯合製作的大型稻稈編織物。

在寶島時代村的部分因為南投縣的人憑身分證就能免費入場所以輕鬆地進去了,裡面內部裝修的古色古香有回到50年代的感覺,裡面大量地使用紅磚以及就是建築,但其內部還是以販賣特殊古早味食品為主,那天有公廟的遊覽團所以裡面其實道有點壅擠的地步。

而中山公園我抵達時是正中午附近的樹陰下有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在那泡茶聊天,鋪進的土地被整治為梯形的防滑坡上方種植著許多作物,去其中著林道走著有不輸植物公園的舒適感。

最後來到文藝中心,他們外面舉辦著大型活動,許多草屯鎮的鄉親把廣場擠得水洩不通,內部有進行很多傳統活動的表演。

這次的是先準備資料讓我知道以前沒有去過或者很久沒去的場景,雖然我覺得它的路線實在是有點不流暢,但作者有將每個地方的特色清楚的描繪出來,現場狀況跟作者描述得有些出入當地並沒有那麼蕭條不如說其實還蠻繁榮的,主要幹道車水馬龍各個景點都有大量的人潮出沒,導致我一整天都在人群中穿梭而略顯疲憊。

我本身因為小時候時常搬家的緣故到過許多地方,其中草屯正就是我幼稚園時所待的環境,我記得當時許多地方都是還沒有開發的狀態,路邊未開發土地上除了雜草四處蔓延外野狗也十分的多,雖然當時正值童稚時期記憶有些許的模糊但我當時對於植物公園的前身很清楚呢,當地當時被棄置了許多的大型垃圾以及後面有滿滿的公墓,讓當時的我感到十分的恐懼,但在此次前往時當地已經被整治的環境十分清幽附近也蓋了一棟十分氣派的警察局,讓人感覺在那邊是很安全的,這次我會選擇這本書原因是因為在圖書館翻找文獻時讀到了這篇作者細膩的描寫我以往所見過的景色與今日重大的改變,令我不經好奇當地模樣是否如她所言有如此劇烈的變化,彈道當地遊歷一翻後我可以確信作者確實有好好觀察當地的一景一物,並起整個城市的經濟狀況正在逐漸地好轉,我想唯一不變的就只有那股人情味吧。

府城追想曲

執筆:財金二 葉孟涵
文本:季季〈府城追想曲〉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聯合文學,2008.5),頁370-375


作者以現在-過去-現在的方式為時間軸敘寫。作者先以自己到台南舊地重遊為開頭,文章中間則敘述自己小時候與父親一同到台南旅遊的經驗,最後則又回到現在與朋友對話作為收尾。

台南為台灣的古都,一直以來都給人有很多古蹟和廟宇的印象,除此之外台南人慢活的生活也是一大特點。在文章的前幾段,作者在武廟和大天后宮喝茶聊天,漫步在廟宇之間,享受午後時光,愜意的生活,寫出了台南人悠閒自在的生活特色。

在天后宮的部分,引用了這座廟過去的歷史故事,我想是作者想以每個朝代的更替,顯現出今昔對比。

接著提到了葉石濤的文章。葉石濤為作者很敬佩的文學家,透過葉石濤的文章寫出了舊台南的樣貌,閱讀葉石濤的文章,作者早已遊覽過台南了,但此次的實地走訪,讓他感受到了滄海桑田,人事已非的感慨。

在回憶過去的部分,作者敘寫與父親參加員工旅行到台南旅遊的回憶,其中提到作者父親曾跟作者說「以後要記得,不要做沒知識的女人!」且在台南之旅裡,作者第一次發現直覺和勇氣可以幫他找到對的答案,父親的話和自身的領悟,讓他成為了一名文學人。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11歲這年的府城出遊。

在文章後面,又提到葉石濤的故事,內容講到葉石濤在國小任教時,曾偷開一個洞,讓學生可以偷偷爬出去玩,成為他與學生們的秘密,此行為並無考慮到被其他師長發現的後果,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學人的直覺和勇氣,呼應了作者前面的內容,且再一次的提到葉石濤,更清楚的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葉石濤的尊敬。

在文章最後一段,作者透過他現在站著的地方是旅館,回顧11歲的記憶,這裡卻是魚塭,又再次提到今昔的對比,呼應了在文章中多次呈現的滄海桑田。

此次的實地走訪,是挑假日的時候去的,因為是假日,觀光客很多,其實不容易感受到作者描述的悠閒感。這本書是2008年出版,距離現在也有10年以上了,因此作者在文章裡描寫的一些景色和現在早已不同,例如:文章開頭的武廟的古梅樹,沒有甚麼人在旁邊駐足停留,更別談有文友聊天、聽古樂了。隔壁的大天后宮,為台南知名廟宇之一,歷史長達300年之久,若是能漫步其中,細細體會這裡的歷史故事,我想勢必是感慨萬分的,但因遊客眾多,只能簡單的拜拜,難有深切的體悟。

文章中有提到葫蘆巷,對這部分的著墨並不多,但因為葫蘆巷就在武廟旁,穿過巷子便能走到大天后宮,因此我還是有走過這段路。我覺得比起葫蘆巷,這條巷子稱作算命巷會更適合點,因為一眼望去都是算命館,或許是因為緊鄰武廟和大天后宮,在這裡算命更能感受到神的旨意吧!

在葉石濤老家的部分,是位在一個現在稱為蝸牛巷的地方,因為我是在晚上大約6:00才到的,根據網路資料,因為他的家被另一棟放子擋住,其實是看不太到的,加上四周一片漆黑,找起葉石濤家實在是不容易,但不得不說,蝸牛巷很安靜,雖然外面大街很熱鬧,一走進巷子裡卻彷彿與世隔絕,感受不到外頭世界的紛擾,在這種環境下,難怪能靜下心寫出好文章。

選擇此篇文章的理由:我是土生土張的台南人,雖然現在在台中念書,但幾乎只有寒暑假才會回台南,因此我認為雖然此篇文章是在講述台南的景點,我卻不是很熟悉,所以想透過這個機會,再次認識我的家鄉。

事前準備:因為有先查過資料,所以知道這些景點都很近,用走的就能到達,因此不用擔心交通工具的問題,而且最大的幫助是在葉石濤老家的這個部分,多虧網路資料,才能找到這棟不起眼又隱密的建築。

十八尖山山道

執筆:土木二 姚利芸
文本:馮菊枝〈十八尖山山道〉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散文篇)》(聯合文學,2008/5/13),頁167-172


文章分為三大部分,首先以一位穿著鮮艷、摩登的女子來作為開頭,凸顯她在輕便的登山客和綠意的山中的不同,引出作者對女子行為表情的一些觀察和猜測。接著,開始描述作者在散步的同時,觀察路過形形色色的人,有闔家同樂、有滿腹心事,有步履瞞珊的老人、有健步如飛的壯年,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模式,側面描寫了十八尖山的豐富度和生命力。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寫一個女孩,用旁邊父親跟小孩的溫馨的對話,襯托她的孤單跟心事重重,作者藉由聯想,開始描寫女孩的愛情故事,也可能是藉由這個聯想來與空靈的山做對比,一種世俗紅塵跟自然的對比,還有她的心情與殘花做的呼應。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心情,描寫了散步途中經過的風景,除了對自然的喟歎,也引出了人生如同山道一樣的蜿蜒起伏,且不論是在人生旅途還是在山間行旅,累了還是傷了,都可以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治愈身心。文章最後再次引出女孩,這裡腳步輕快與前頭的沉重有了轉變,前後呼應,側面證實作者提到的自然能治愈身心的最好證明。


十八尖山對於新竹市來說,是一個著名的地標,也是新竹市人假日出門踏青的好場所,而對我來說,是兒時記憶。小的時候,爸媽常常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去爬山,後來長大了就逐漸減少了。高中三年,在新竹市就讀,也很少跨越去鐵道的另一頭,去重回兒時記憶,這次藉由這個機會,選擇了這個文本,一起跟著父母來十八尖山散心,有了一種與以前不一樣的感覺。

在入口的登山道,有座涼亭,剛好快接近萬聖節,有一群阿公阿嬤穿戴著一些特殊的服裝,在裡面唱歌跳舞、表演才藝,讓我一進山就感受到了周遭的人帶來的活力跟生命力,讓對於爬山很抗拒的我,多了一些興致在。

或許是真的很久很久沒來十八尖山了,一切的景象很熟悉但又帶點陌生,所以邊走邊看的時候,其實還是比較好奇的。因為是假日,來往的行人還是蠻多的,跟作者所描繪的場景真的十分貼切,有攜家帶眷的,有獨來獨往的,有緩慢步行的,有健步如飛的,宛如身置書中的場景,而我就像是游離在場景外的旁觀者,觀察著這山林中的世俗跟人情味。

山頂端有個幸福亭,那裡是可以俯瞰整個新竹市的好地方,旁邊還有飲水機提供山客引用,十分的便利,果然太久沒來,都跟以前的記憶有了差距。在幸福亭背後有個可以直接下山的階梯,也可以選擇繞著山坡,蜿蜒而下,因為許久沒來,我們全家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走遠路。由於記憶模糊,所以彎下去的有段路走到了死路,不過那裡有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是新竹市的自行車自由車場,紅綠相間的場地,給滿山的翠綠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十分的有活力,而且站在那邊,可以迎接著新竹最著名的特產—風,給我們的洗禮,算是我這趟旅程另類的收穫吧!

回程的路有稍許的疲憊了,但是邊走邊感受大自然給我的生機跟溫柔的氣息,真的可以把在世俗累積的疲憊消除,聽著身旁山客們的談論、歡笑,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走著走著就想著,或許許多不如意的事其實沒那麼不如意,只要我們願意轉個心境,就算是不一樣的路,也可以發現新的風景,如果還是不行,那就來大自然中做個洗禮吧。雖然去大自然走走不可能馬上回去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如果不換個思路換個心境,問題是真的沒辦法解決的,所以說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不轉就來大自然多轉轉吧。

淡水河百年史

執筆:生科三 顏晟峰
文本:台灣文學工作室〈淡水河百年史〉
出處:《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台灣文學工作室,2015九月25日出版2刷),頁223~241。


1. 作家如何寫:心境和手法
這篇文章從歷史方面著手,帶著讀者隨著歷史的演進,看淡水河沿岸的繁華與沒落、居民們的生活習慣和休閒活動跟淡水河之間的關係,說人們跟淡水河從溫飽維生的密不可分到因為高聳的河堤而阻絕再到因為社區營造和運動興起所以重逢的故事。文章一開始用日治時期興盛的休閒活動-----納涼會起頭,用近景遠景的轉換、生動的形容,告訴讀者當時淡水河休閒活動的興盛。除了歷史外,這篇文章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交通。在同樣的時代下,作者用運用跟當代人一樣的交通方式,讓我們在了解沿途風光的同時,也了解時代背景和交通模式。從水路到陸路、從火車到公車甚至是計程車。作者也很多的引用其他當代的文學作品,更深刻的探討當時代的實際狀況。文章的後段,跳開前面說歷史地理和當地的生活。用一句傳統歇後語------淡水河又沒加蓋,道出除了提供休憩生活和生計,甚至是一個可以安放心碎的場所,道出當時不論是對被戀情拋棄或苦於身世命運的人們來說,投入淡水河,成為了擺脫是姦情纏擾的手段,寫出了淡水河能載舟也能覆舟的另一面。

2. 現地旅行時,作品如何帶給你不一樣的視野
沿著淡水河,比起像以前一樣的走馬看花一路打屁聊天,這次的旅行讓我能看到旅途中更深一層的意義,看著現在的景象,在腦海裡也會浮現以前人們在這生活的景象。這次是一共兩天的旅程,一開始我搭捷運紅線,因為是下午出發的關係到台北已經是晚上,從關渡站開始淡水河的風景已經映入眼簾,就像文章裡提到的連雅堂從台北登陸搭火車進入台北城,類似的交通方式,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他說的一時看遍稻城花,然而現在卻是一間間搞聳的樓房擋住了視線。至於休閒活動,則是我體悟最深的部分,相比於以前的納涼會,有很多相似、也有很多相異之處。文章裡說{有人搖頭晃腦吟誦詩詞,有人瀏覽連福的寫真、最新款式的蓄音機,大喇叭撥出的旋律在夜風中搖曳,有時甚至是現場演奏,而人們就手持小攤兜售的冷飲……跟著樂隊一同搖晃陶醉。}現在的淡水河畔同樣有音樂,不同的是音樂的來源從蓄音機變成了一間間攤販為了吸引顧客撥放的流行音樂,現場演奏的樂隊也變成了散落不同地方的街頭藝人。小攤兜售的飲料倒是沒變,大家還是一樣人手一杯。

至於文章裡提到的「人與河從相望到阻絕而又到重逢的故事,也許就從一段斑駁矮牆說起。」對我來說,雖然河邊的單車運動依舊盛行,但撇開河邊的單車道,河邊公路的快車和台北的快節奏早已讓快節奏的人們沒有時間欣賞這成載台北幾百年歷史的河流、河畔地價最貴的河景第一排也早就在淡水河和來來往往的市民之間豎起了一道牆。即便你有興致要停下腳步,後面時速破百的車也不會允許我們這麼做的。

3. 相關資料的預先準備如何幫助你認識當地

出發前,在讀完文本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google地圖,釐清文章裡提到的複雜地理關係。了解地理位置後更好規劃路線。

4. 為何選此文本,跟你自己的關係為何

上大學後我最好的朋友讀的是淡江大學,時不時我也會跑來台北找他,坐著40分鐘的捷運,無聊時就是看著窗邊高樓之間露出的淡水河,看著這樣若隱若現的淡水河,早就想一窺旁邊的淡水河的秘密,這次的作業就成了很棒的機會。

借道書店:我的臺中記憶

執筆:歷史二 黃郁晴
文本:路寒袖〈借道書店 我的臺中記憶〉
出處:《城市書寫》(2014.12,初版一刷),頁102-107

路寒袖是台灣十分著名的詩人,亦是台中頗具代表性的作家。這本《城市書寫》,精選33位作家,描寫了它們對於台中的印象與回憶,而以往路寒袖多見詩作,此刻見到他的散文頗讓我好奇,同時他以「書店」作為回憶的觸角,對於喜歡逛書店的我也是一大吸引力。讀完文章,也能發現作者在台中之足跡也多是我的活動區域,然而讀著文章,卻頗覺今昔之差異,這也是我選擇這篇作品的原因。

本篇文章以時間脈絡為軸線性敘述,開頭先簡述作者兒時對台中朦朧的印象,再以三個小標題分別記述其初至台中、高中生活、以及日後重新回到台中工作之今昔對比,以與人之間的故事和與地點空間的記述,串聯起於台中之記憶印象。

作者出身大甲,其在一開頭即點出台中是一個「繁富多彩的城市」,然而這只是一個存於口耳相傳之虛幻想像,直到他考上一中,方得有進一步的連結,也在下文娓娓道出具體的美麗姿態。第一段「熟悉之旅鬧烏龍」敘述初次到台中的經驗,經驗本身不僅趣味十足,也引發觀者的好奇心。描述完故事後則記述最初的起點──當時的住處以及門口的豐仁冰,對旅人來說的知名景點轉身一變成為作者念念不忘的回憶,「門口是名聞遐邇的豐仁冰,碎冰為底,加入1球特製的冰淇淋,1匙大紅豆,淋上酸梅汁、糖水,就是1杯我吃了幾十年的文學奶嘴。」奶嘴的比喻十分精確,不僅是口中所含食之物,也意涵豐仁冰伴隨作者在台中的時光,哺育其養分而能成今日之文學家。

第二節「悠遊文學難自拔」則以人和地點為基準,作者在台中的生活也鋪展在我們眼前,開頭先分享成為「老鳥」之後換了幾處居所,生活圈擴充至一中商圈外。作者的快樂並非來自空間本身,而是身處空間下與人的交往,與好友同住、與米店老闆娘聊天、社團朋友們一起聚會,以及巷口外喜愛西洋音樂的好友,作者由內而外的從房間、一樓米店、露臺、巷口外,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想像出一個高中生的美好時光,就這樣隨著空間的安排一一出現。高中時期,中區的各家書局又是一項美好的經驗,同時也在這點題。這裡不再是線性的敘事,而以作者相熟、重視的程度介紹,除了地理位置也輔以記憶,當時文化氛圍濃厚的車站前──中央書局、學海書局、水牛書城,儘管未能延續,但今日讀來卻是十分可貴的歷史。

第三節「最是回味老書店」則從過往回到現今,重新觀看昔日的美好經驗,卻是人去樓空,前文所述的繁華似乎都成了一場夢。跟隨發展重心的轉變,作者生活從前述的一中商圈,到五權路以南火車站一帶,此時進一步擴展至文心路上,工作和居所也都轉移至此,前述蕭條的寂寥並非永久的黑暗,作者在結尾處言:「畢竟時間永不停滯,都市的改變無時或歇,所以後來,我索性定居文心路,由此起步,重新認識這哺育、引領我踏上文學之路的臺中城。」結尾實是一新的開始,台中記憶毋寧是高中的記憶,至此對作者而言,則是即將邁入於台中的第二階段。

文中提及之地點多是我熟悉之處,而讀完文本再次造訪,其實更有感觸。我從台中一中出發,學生正稀稀散散的步出校園,或許就像當年路寒袖走回對面的家中一樣。豐仁冰仍持續營業,提供的冰品也正如記述所說,這可是持續了數十年的好滋味,吃來頗覺難能可貴。

一中商圈仍舊繁華,然而火車站前的書局就非如此。如第三節所說幾家書局皆已倒閉,水牛書城原址在三民路上,文內提及已變成一條婚紗攝影街,而我騎腳踏車經過,仍有許多店家專賣婚紗,但規模和密度並不如想像中高,有些店面甚至空租著,頗有些淒涼之感。而學海書局的舊址也變成運動用品店,我仔細找了找,都沒看見過往曾作為書局的痕跡。
 
然而頗為可喜的是中央書局的再次營業。鼎鼎大名的台灣文協就在這邊生根發芽,藉這次機會終於造訪,原址重修仍佇立在台灣大道上(原中正路)頗為氣派,內裡簡約的裝修也十分具有氛圍,選書亦以人文社會及台中鄉土為主,除了懷想路寒袖當時讀莎士比亞的場景,更能想像昔日文協與會成員討論文學、政事的畫面。閱讀完這篇作品,其實更令人唏噓時間下的快速轉變。從作者高中生活到再度回來的短短二十年,就已發生諸多轉變,而到了今日造訪又有不同的改變,在時間的洪流下我們是多麼的渺小?

中央書局要回來了

執筆:邱怡瑄
文本:劉克襄〈中央書局要回來了〉


作家先以一句「久違了,中央書局。」勾起讀者好奇,以此為引,提及中央 書局於日治時期、戰後曾擔任新文化及民主思想傳遞的重要角色。

接著回憶舊時,父親、母親與自己高中時期常前往書局,觀看自然生態和文學書籍的過往,以自身經歷作見證,在文化資訊傳遞尚不如今日便利的老臺中,中央書局曾為許多喜愛閱讀人們,提供豐沛精神食糧。
相較於其它書店,中央書局寬敞而開放,空間大量透光而明亮。站在二樓翻書,更常處於安靜時空裡。你可以從容地繞圈,像在逛誠品書店,待個許久,都沒人理你。不像汗牛書屋,小小走道,大家擠聚著,進出都得移位,讓個便道。」聽作家描述,中央書局在當時根本是尊爵不凡、優雅從容、書店界金城武般存在,可是在 1998 年結束營運後,卻輾轉流落出租成婚紗、便利商店、舞蹈社、安全帽專賣等店,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令人不勝唏噓。

由臺中公園到演武場,或者從火車站到第二市場,它剛好都位於這一老城十字路的中間。」無論地理位置或過往連結,中央書局都與臺中這座城市與在城裡生活的人群緊密相連,說它是臺中心臟,真是毫不為過。

好險歷經多年轉手,中央書局終於在多方大德協助下,未來將以複合式文創書坊的角色,在老城區重新開張。

作家在文末充滿對中央書局新生的期許,該文本寫於 2015 年初,如今,已是 2019 年末,經過「還我漂漂拳」洗禮的中央書局,回復過往典雅簡約的姣好面容,正靜靜等待與人們再次相遇的那一天,看著中央書局粉絲團那些「文化之心,期待回來」的留言與期盼,我也不禁開始期待起來。



2019 年 10 月,中央書局,真的回來了。

趁書局與民間團體的合作活動,搶先在 10 月底進入即將完工的中央書局,一睹風采。親手摸到舊照片中,那些洗磨石子柱冰涼粗糙樸實的觸感,內心實在有點小激動。

重新啟動的中央書局,內部裝潢使用低調簡潔、雋永耐看的木質書櫃、長桌,光潔明亮大窗戶,搭配米白質感拉簾,空間設計非常大氣,動線順暢,寬度適宜,讓人行走時舒適自在,不受壓迫。

舊時被作家當成溜滑梯玩耍,前往二樓階梯的洗磨石子欄杆,已被改成細窄金屬杆;書局內藏書,相較過去如百科全書般五花八門,現在則較偏向收錄文學與台灣作家的作品。

書局成員向我們介紹未來書局規劃──一棟複合式文創書坊,每季固定與民間團體密切合作,舉辦文學活動;平時,則結合時下流行的複合式餐飲,提供簡單 的飲料、甜點、餐點(未來甚至可能會出現無菜單料理),讓人覺得非常期待。

相較安全帽專賣店時期,牆面斑駁老舊的舊照片,中央書局承載眾多文壇前輩,提攜後進、開啟民智的期許,傳承意志的文化之心,再次獲得新生。


沿著中央書局歷史步伐,一路查下去,越查越心驚,那些灰白洗磨石子上, 曾被濺上多少鮮血,被離奇暗殺的張星建、槍決前依舊保持微笑的蔡鐵城,多少 菁英因為跟當局政府對著幹,被捕、失蹤、人間蒸發,怵目驚心。

1998年,中央書局因虧損連連,雖然走過日人的鎮壓、逃過國民黨政府的戒嚴,卻過不了現代資本主義這一關,宣告結束營業...」──魚夫〈故園花草有誰憐?重繪臺中中央書局〉

過不了資本主義這一關,宣告結束營業,又是多麼令人惋惜。

中央書局,不僅僅只是一家書店。」──劉克襄〈中央書局像是通往世界的一扇門〉

中央書局,不僅僅只是一家書店,在知曉那些過往歷史後,對這句話突然有 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慨。


參加臺中文學季的文學之旅,在墩點文史工作室的林宗德、張明權先生導覽下,聽到關於中央書局的故事。

作家陳千武年輕時,時常利用放學等車回豐原空檔,到離火車站不遠的中央 書局看書,某天,當他正翻閱書籍時,突然有個看似書店老闆的中年大叔朝他走 來,年輕作家覺得不好意思,趕緊將書插回書架,正要落跑,沒想到那人居然揮手一攔,道:且慢,刀下留人!

那人當然沒有那麼說,而是露出親切和藹笑容,詢問陳千武:「你方才看的是什麼書?」發現陳千武喜歡文學作品,還主動邀請他前往經理室,讓他坐在舒適沙發上,慢慢看書。

那名親切和藹的大叔,叫做張星建。後來,在張星建大叔的邀請下,陳千武開始坐進經理室的特等席沙發,博覽群書。這樣一位親切、提攜後進的大叔,下場卻是極慘,1949年1月,張星建發現棄屍於臺中市大正橋下,就這樣莫名其妙被離奇暗殺。

聽完這個故事,對張星建與中央書局頓時留下印象,上網一查,得知張星建曾被取了個綽號叫做「萬善堂」,意思是什麼都好、有求必應。

這樣一個善良的人,為何得遭遇如此殘忍對待?我想寫一篇關於中央書局的文章,原因如上而生。

孤獨的睡蓮

執筆:植病一 鄭雅珊
文本:楊渡〈孤獨的睡蓮》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 散文》(聯合文學,2008/05/13)


在選擇文本之前,因為費用和時間的考量,決定選擇我能自己到達且較不燒錢的地點──台中市區的相關文章,在台灣文學網上找到了這篇散文。簡單搜尋了作者相關的經歷,發現作者居然是我的大學長,著實讓我驚訝。之後我也去搜了一下文章中提到的地點,發現台灣文學網上面標的的地點是錯誤的,台中省立圖書館是現在的台中市立圖書館,而不是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怪不得一開始閱讀時作者提到圖書館旁就是台中公園時還納悶了一下。
在這篇散文中,作者的路線從中興大學開始,到台中省立圖書館,也就是現在的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最後來到台中公園。主要作者敘述的是跟他心境有關,敘述著青春的迷茫悲傷,甚至是殘酷。雖說這個路線非常的簡單,但著重的是作者內心的抒發。全文圍繞著「孤獨」一詞,藉由阿文的遭遇與心境講出自己對青春的解讀。

一開始,作者針對青春做了一番解讀,把人比喻做植物,就如同植物一般,大家汲汲營營的奮力向上,只為尋求那一絲絲的陽光,尋求所謂的認同,尋求超越。但跟植物不一樣的是,青春不一定有方向,只有那一點也不明确的人生價值觀,而當你認定了某個價值觀,但同輩都不認同時,你只能在別處找尋同類,又或者否定了自己的價值觀。當同輩在同一個頻道,說著你聽不懂的話,為了不感受那所謂的孤獨,你也會拿起他們討論的議題,像發瘋似的啃咬著,只為讓自己不再沒有歸屬感。

文中,作者說到他朋友一早上能看完三本書,我實際去到那邊試了一下,發現我有興趣的書,光啃一半就花了一個早上,可能是因為太久沒有這麼坐下來安安靜靜地享受一本書,但令我意外的是,因為之前不常到圖書館讀書,一般都是借了書回去看,圖書館的氛圍意外的讓我的心靈平靜下來,每個字都能看得進去, 讓我不禁興奮起來,找到了除了宿舍外另一個讀書自習的好去處,但距離學校太遠了,學校的圖書館還是很不錯的。

緊接著,我來到了台中公園,作者在文中把台中公園敘述的很美輪美奐,有樹蔭,有水池,但當我實際到了那邊,地板沒有很乾淨,走在湖畔聞到陣陣惡臭,不知是我心理作用還是甚麼,總覺得那邊有些怪異,有些怪怪的人,感覺已經不是作者所敘述的那麼美好了,但看著湖中的湖心亭,還是能隱約看出它全盛時期的美好。作者和阿文有去划船,但因為我孤身一人,加上費用太高,我沒有體驗划船,只沿著湖畔散步,但我怎麼找,就是找不到作者所說的睡蓮,大概是我來的太晚吧,只看到一坨黑黑髒髒的不明物體。

作者可能是將自身投射在阿文身上,透過描述阿文的掙扎跟所謂的才華來講述自己的故事,「為什麼讀理工組的學生在文學方面不能有才華?」難道理科生就必須沒有絲毫的文學素養?顯然不是,但阿文因為同輩的不認同而放棄自己對文學的喜愛,又因為作者的一話就又轉了方向,真不知道原來同儕的影響力這麼大?

我想,作者用植物來形容人,跟文末所提到的睡蓮相呼應,所謂的「孤獨的睡蓮」,是阿文的寫照,可能亦是作者自身的寫照。而睡蓮還有另一層含義,睡蓮在早晨開放,下午便闔上,作者將自己替阿文建構的 夢想比作睡蓮,雖然絢麗美好,卻稍縱即逝。

孤獨的睡蓮

執筆:電機三 蔡勝州
文本:楊渡〈孤獨的睡蓮〉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 散文》(聯合文學,2008/05/13)

本文敘述作者、阿文和阿宗在學生時期,圍繞著台中公園和台中省立圖書館發生的日常。作者將植物生長的過程比作人在青春時,為了獲得認同的那股衝勁。植物為了得到陽光、生存的空間而奮力掙扎;正值青春的少年們,未必有明確的方向,卻為了獲得認同,找尋自己存在的價值而努力著,但也可能因此迷失了方向,無法在夢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

然而,一切開始於中興大學文學社團的座談會後,他人對阿文才華的否定,讓他開始和一些朋友在台中省立圖書館比看書,帶出台中省立圖書館是他們培養才華之地,雖然作者認為他只是迎合同儕而假裝的培養才華,恐懼自己無所依歸。

畫面一轉來到台中公園,在水池裡划船賞睡蓮,此景之美讓作者與阿文萌生談戀愛的念頭,兩人釋放著雄性賀爾蒙,欣賞地景的同時,也欣賞人景。在睡蓮的陪伴之下,兩人探討才華何在,並大談夢想。

用睡蓮,與自己的夢想做連結,那繽紛的色彩,戀愛的氛圍,並呼應前文提到植物對於生存的渴望,將自己投射在睡蓮上,並諷刺他們如睡蓮一樣,做著白日夢。文章開頭的那一段獨白,表現了作者青春時期的徬徨,對於何為才華,以及所謂的認同感,始終沒有一個答案,更呼應了作者用睡蓮這植物,獎整篇文章串聯起來。


實地走訪,發現國資圖附近並無文中提到的那座公園,周圍怎麼看都不適可以划船看睡蓮的地方,查資料後才發現國資圖舊址正是台中公園。無奈,只好跑一趟台中公園。首先是圖書館,搬遷的圖書館從外觀來看,沒有文中培養文學才華的感覺,反而是變成大型的藝術裝置呈現,比起作者所述,更添加了各種不同的元素,像是一進門就有力學的展覽,如果阿文經常待的是這個地方,或許就有另一番成就。這培養才華的地方,不僅僅有文學,還有科學、藝術、政治等等,眼前所見正讓我想起作者對阿文所說,才華並不限於文學,彷彿現在正一一實現作者的話,有點妙。走著走著來到四樓,借了一本本科系的書,想著為了自己的夢想,即便不適很擅長,為了不落後人家,還是努力去讀。或許,我能體會到作者看書比賽時的心境。

來到了台中公園的我,找到了文章中的蓮花池,此時的睡蓮並未綻放,我透過作者的描述,閉上眼睛,想像映入眼簾的是純白、粉紅、淡紫色的睡蓮,倒映在水的波紋中,再張開眼睛,眼前的一切彷彿套上了絢麗的彩色濾鏡,一切充滿生機,自己變得很渺小,卻注進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感覺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就像作者的朋友因為作者一番話,被賦予了存在價值、自己的能力似乎受到了認同,重新擁有了夢想。諷刺的是,加上了繽紛濾鏡的現實,不可能如想像一般完美,現實總是殘酷的,如同作者開頭所敘述「青春,是生的戰鬥,或死的掙扎。沒有投機,只有真正的力量的拚搏。」。想到這裡,我彷彿被拉回了現實,強迫抽離了想像的濾鏡,眼前萎靡的景色,讓我覺得格外悲傷。我在想,那位朋友仍堅持作者為他畫的夢的原因,或許很簡單,只是渴望從認同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罷了。

看到有作品敘述的地方竟與自己居住的地方如此接近,就會很好奇在那個地方,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在台中讀書已經過了兩個寒暑,從沒好好地逛過台中。一看到地點在國資圖,帶著疑惑的心理點進去看,竟有很深的故事。台中公園也是只有有活動的時候會去,從沒仔細看看文中的睡蓮。所以想趁這個機會,小題而大作。

從溫州街到溫州街

執筆:中文一 許慈軒
文本:林文月〈從溫州街到溫州街〉


我辭出如今已經不能看見鄭先生的溫州街七十四巷,信步穿過辛亥路,然後走到對面的溫州街。秋意尚未的臺北夜空,有星光明滅,但周遭四處飄著悶熱的暑氣。我又一次非常非常懷念三年前仲春的那個上午,淚水便禁不住地婆娑而往下流。我在巷道中忽然駐足。溫州街十八巷也不再能見到臺先生了。而且,據說那一幢日式木屋已不存在,如今鋼筋水泥的一大片高樓正在加速建造中;自臺先生過世後,實在不敢再走過那一帶地區。我又緩緩走向前,有時閃身讓車輛通過。



閱讀〈溫州街到溫州街〉是透過最不親切的途徑接觸,它是高中課文中人人耳熟能詳的章節,然而作者追懷恩師真摯的行止風貌,由溫州街到溫州街交疊出時空的換轉、人事的變遷、生命的生滅,令我感動不已。就擷取的此段而言,作者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由「我」之感受出發而情感得以渲染而動人,其思念恩師的情緒溢於文字之外,再來即是以細節鋪陳抒情,透過平凡而瑣碎的片段將情意寄託於景物與氛圍,例如:以秋意、夜空、明滅的意象藉形顯神,以及感性細膩的時空意識交織,從日式木屋到水泥高樓,刻劃境異情遷、今昔滄桑之感,並佐以前後呼應,在今昔真幻之間,以懷念和煦的師恩作結。

初次邂逅溫州街,驚喜的是原來台北還有一處地方,這樣的質樸平凡卻深深吸引人,之後我便常常來訪,每逢閒暇就喜歡來這裡溜噠,有書店、下午茶、城市綠蔭、日式老屋的環繞,我往往能在這裡找到安慰生活的調劑,或是給予陳舊靈魂一絲新意。不用看遊記或是任何的介紹,溫州街的人文典雅氣息是會說話的,自你前腳走進,那樣的氛圍便會隨後從腳跟氤氳成頂上一朵氣質,在這裡沒有市中心的熱鬧喧嘩,常見的市井情趣這裡似乎也不存在,有的是不落俗套的街景,和有故事的人們,溫州街之所以特別,就是因為如此吧。

我習慣在午餐時間過後,搭捷運到大安森林公園站,穿越市叢林再走進青田街,像是一首好歌應有的前奏,也像祭禮前的沐浴淨身,為的是走進溫州街。因為糊塗的毛病,我老是記不得一樣的路線,也因此因禍得福,讓我得以開發巷弄間的口袋名單,且每一次親臨,真的是應證羅丹所說: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為美俯拾即是,例如一個街角,甚至是出牆的鮮花,都格外的別緻動人。

在夕陽西下時我會前往AGCT GROUP,一家擁有綠意高挑視野的小店,選坐窗邊的高腳椅,夏天時點氣泡飲,冬天時點鹹派,讀詩讀散文也讀小說;在前往的途中我會經過路邊撿到一隻貓,是一間有柔和陳設和親人的貓的咖啡廳,我常常是蹲在店門邊攝影那些小可愛的一舉一動,稍晚人潮不多時,我還會坐在店外的木長椅上任貓兒在膝上打呼嚕。門禁還是要有的吧,我常是留戀於這一塊世外桃源而忘歸,而回家的路線卻不同來時的情況,我都會走橋下的這條路,像是一條隧道,告訴自己: 現在已經走出溫州街了,回到世界了,一個正式的告別總能安頓好一段回憶。

會走進溫州街並不是透過書本或是網路資訊,因為身邊有文青的朋友,是他帶我進入一個培養思緒的世界,在我養成來溫州街的習慣後,才開始翻閱部落客文章,但其實自己真正經歷過才能體會,別人的文字終究只是別人的,看過之後反而覺得收穫不多,而旅行文學的課堂知識便幫助將我這樣主觀的想法與感受記錄下來,但願成為自己永恆的記憶,也能成為他人的感動。

走讀溫州街是源於想要了解選讀文章之意境與背景,習慣溫州街是因為想要過有意識的生活,因為在這裡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溫度,也是在這裡甦醒我對於未來的期待。

意麵、蜂炮之外的鹽水

執筆:食生一 胡維心
文本:劉克襄〈意麵、蜂炮之外的鹽水〉
出處:《裡台灣》(2013/10,初版五刷),頁110~115


鹽水離我的家鄉很近,大概只有三十分鐘的路程而已,但是我卻從來沒有去過。之前對鹽水的認識只有蜂炮、意麵還有燈節,只知道在蜂炮那一天住在鹽水的同學都可以先回家,因為道路會被封起來。所以這次在做旅行文學報告時,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意麵、蜂炮之外的鹽水」就很好奇,也想說趁著這個機會認識一下自己家鄉附近的城市,所以決定跟著作家劉克襄的腳步實際走一趟特別的鹽水之旅。

大家去鹽水通常都是為了看蜂炮、吃意麵或逛燈節,而作者雖然很常去鹽水,卻都避開這些特殊節慶。這次他去鹽水按照慣例先去吃了意麵、去八角樓,再去橋南老街。因為好奇這兩個地點為何成為作者的固定行程,也為了在旅行中更加了解這些地點的歷史,所以我上網查了它們的介紹:八角樓是鹽水的著名的古蹟景點,是經營糖業的葉家的富家豪宅,也因為曾被伏見宮貞愛親王作為下榻處而設有石碑;橋南老街原是鹽水的熱鬧街道,因港口淤積而逐漸沒落。在文中,作者將八角樓比擬成地方角頭,顯示八角樓對鹽水的重要性,並透過拎著月琴在街心彈唱的退休郵差與和與作者相互寒暄的打鐵師傅展現出鹽水的古樸和人們的自在悠閒與熱情。在八角樓我很剛好地遇到交響樂團在此演出懷舊歌曲,看著眼前的古蹟搭配樂音,讓人更能作者在書中所提到的思古之幽情。接著從八角樓沿著中山路再轉往康樂路直走,就會到達橋南老街,進到最知名的泉利打鐵舖參觀,看到很多打鐵用具,打鐵師傅也驕傲地和我們介紹他的作品,老街兩旁的老屋很冷清,整條街只聽到偶爾傳來的摩托車聲和打鐵聲,也沒有遇到作者所提到的退休郵差,看著這些木造老屋,可以想像過去的繁華,與現今的冷清形成強烈對比。不過,我在老街盡頭遇到人們正在請客,那和樂融融的氣氛讓人真實感受到書中鹽水的活力與熱情。


整篇文章的重點則在於作者意外發現的景點----台灣詩路,作者以大半的篇幅在講述自己對詩路的看法與感受。作者藉由台灣詩路與其他文學步道的差異帶出他對台灣詩路的欣賞與他看待地方旅遊的觀點,台灣詩路是由地方人士捐贈的,和其他多數文學步道僅是為了開發新的觀光景點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不是商業化的、膚淺的,而是有融入在地特色的、有深度的觀光景點,儘管寫到的詩作並不都是很有名的作家或作品,卻是和當地有連結的、本土性的作品。

台灣詩路距離較為熱鬧的鹽水市區有一段距離,土地很遼闊,筆直的道路旁波浪型的紅磚矮牆上寫著一篇篇的詩作,附近的環境相當乾淨舒服,和作者的形容差不多,很難想像之前只是一塊荒廢地。當我走在台灣詩路上,看著這些詩作時,體會文中提到這些詩是「透過土地昇華,長年生活於此,才可能積蘊出來,百分百反映現實環境的文學語言。」,就像我在詩路上看到的詩〈鹽分地帶〉,就融合了詩人生活地方的特色與土地上人們堅毅與勇氣的特質,讓人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講的讀這些詩時的感動。而這次我很幸運地遇到詩路的主人正在吟詩給一群年輕人聽,我也佇足欣賞,經過含有豐沛感情得聲音詮釋過的詩句,更能讓人體會詩中的優雅與情感,我也更能理解為甚麼作者建議可以再增加導覽人員的朗讀與一些關於作家生平或書寫理由之類的額外的資訊,因為能更讓我們這些一般遊客理解詩意,增加旅行的深度。

作家無須名滿天下,而在於他和小鎮結緣的情分。文學步道亦如是,地方旅遊方能豐厚。」這是作者所作的結論,也是他對台灣詩路的感受。這段話也正如第一堂課時老師所說的,地方旅遊若要持久,就必須要和在地文化做結合,展現這塊土地上人們的文化,才會讓人一來再來,而且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穫,我想,台灣詩路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即使沒有很有名氣,卻可以讓人體會到這片土地的溫度。

相關資料出處:
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490/%E5%85%AB%E8%A7%92%E6%A8%93
(台南旅遊網----八角樓景點介紹)
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494
(台南旅遊網----鹽水橋南老街景點介紹)

走讀文化之旅

執筆:化學一 洪鈺准
文本:翁禎霞《屏東鄉鎮‧輕旅行:走讀文化之旅》
出處:《屏東鄉鎮‧輕旅行:走讀文化之旅》(遠景,2015/10初版一刷),頁138

作者就以屏東市為出發點,以文化當作旅程的起點再延伸到壯麗的大武山,再從旖麗的大武山連結到在地的族群,又延伸到屏東翻轉舊地的新綠。

漫步城市博物館


作者以屏東這座城市的天氣來當作開頭,「亮烈陽光,翠綠椰林」,讓讀者在一開頭就有著強烈的天氣帶入感,想像自己處在一個國境之南著名的熱力之下,再以市區道路作為連結,「市區中山路上的南國風情就像是進入屏東市必要的風景」,加強帶入感,道路本身就是一個連結,連結人與地,從短短的兩行我們的心中已有著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天時與地利了,再透過景象的描寫,使景象更加具現化,「一路跟著陽光下椰子樹長長的身影」也補上人與在地的美食,「但市街裡的喧囂人情、古向美味一樣沒少」,讓整個在地鄉土的風味如眼前一般。作家靈活運用實際看到的景物,與在地的連結,本書就以文化為基礎讓人可以感受到不同面貌的景物。

作者的旅行路線經過屏東美術館、屏東旅遊文學館、蔣軍之屋、軍歌館、貫穿屏東市的萬年溪河畔,這些點剛好都是以徒步的距離都可以到達,在這「剛剛好」城市裡這樣輕旅行

實際上屏東市處在一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轉折點,你依然可以再快速如旋風般的現代社會看見快被人遺忘的歷史舊址,再第一段作者提到了原為屏東市公所的屏東美術館,再周圍高樓林立的市區它依然保持著半世紀前的樣貌,傳統的洗石子圍牆、透露著舊舊氣息的木格窗,就算過了半個世紀它依然不被環境改變,想像著曾經在裡面翻騰的政治歷史。而我實際走訪可以看見如作者所說與周圍的建築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原為傳統的公務建築再重新塑造後可以看見與文藝相關的氣息。裡面的展覽也會常常更換,進去參觀也並不需要收費,非常親民,抬起頭來也可以看見原本木造的橫樑依然是透露著香氣的木製建築裡面的們也都是傳統的木製門,再藝術展覽的背後我們依然可以看見這棟老房子的歲月痕跡。而傍晚時走過這棟建築也會想起它背後所擁抱的歷史,非常推薦實際參觀。


屏東美術館與周圍的房屋有著明顯不同的建築風格,門口依然保留著舊式木門,外表也沒有現代建築常見到的油漆粉刷,依然保留著原始建築的樣貌。在時光的迴廊裡他彷彿是靜止一般,只有來來去去的人才讓你知道他室經理過多少歲月。

時光長廊裡的行軍聲


不知道當年將軍離開的時候,是否曾下令老官舍一定要堅守崗位,任憑歲月翻過老牆,玉蘭樹上的玉蘭開了又謝,青島街兩側的老官舍始終像個守護將軍的忠誠士兵,半世紀來都在等著將軍再度開啟那扇門,開啟那一段在軍歌中離鄉又回鄉的記憶。

作者把中時守護崗位的老房子想像成盡忠職守的軍人,透過擬人的手法把房屋背後的歷史也帶入,讓我們不禁好奇這一棟棟的老房子有這甚麼樣不同的故事。以佇立半世紀的房屋為時空的介質,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回憶起老房子老故事。一切都變了,一切也都沒變,只有將軍之屋前,玉蘭花的站崗勤務依舊是歲歲年年。誰才是時間的的勝利者?恐怕是沒有答案的。

往青島街與中山路走,遠遠就可以看見有著奇怪造型的水塔就是講軍之屋了,這裡是為了日治時期的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所設立的官舍「崇蘭陸軍官舍」,在二戰過後國民政府來台,軍官宿舍改為空軍眷村,勝利新村則由孫立人將軍為首的陸軍單位接收作為陸軍高階將領的眷舍。可以看見傳統的洗石子圍牆,雖然水泥房屋堅固但在當時算是昂貴的建材,所以房屋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珍貴的檜木為主材,而建造時由於台灣屬於熱帶地區,日本人建築時會在房屋的上下保留通風口,也把房屋架高,不只可以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雨季時也可以通風防止木製建材因為濕氣發霉,防止因為天氣悶熱所造成的瘧疾等問題。而房屋內部展示著許多民國初年的物品頗有一個時空膠囊的感覺,可以感受到自己彷彿穿越時空來到四、五十年前的眷村。而近幾年屏東縣政府也極力保存這些原本要被拆除的老眷村,除了將軍之屋外,路旁的房屋也都在進行改建的工程,雖然只能透過零星的縫隙看見重獲新生的眷村,但也更期待到時候全部修復完成,可以讓整體眷村重新回過來。騎著腳踏車穿越過這些景點實際上讓我心境有著不同的感受,那年代的戰爭對我們太沒實際感如今只是課本死板的敘述,可看見這些老房子才讓你有實感,這裡,是真的也有人曾經生活度過。甚至連著名的作家張曉風老師也是在勝利新村長大的,作家郭漢辰老師也打算經營屏東的文學館以張曉風老師的故居為出發點,讓人期待這裡未來完成整體的社區,成功把整個勝利新村轉型成屏東的歷史博物館。

實際上安排旅程的時候很剛好撞到學校期中考試,自己也沒有提早發現,導致這趟旅程並沒有充裕的時間可以細細瀏覽,是在一趟匆匆的過程走完全部的景點,也有許多書中提到的景點並沒有去,十分的可惜,雖然在出發前便已經想好大概的旅遊路線,但是也恰好有些景點沒有營業導致要臨時換旅遊路線。而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屏東就是我出生的家鄉,雖然是個土生土長的屏東人但日常生活也頂多是在家裡與學校之間擺盪,對於這塊土底我知道的太少了,在國高三的暑假我有參加學校舉辦的營隊,目的就是讓這塊土地的小孩重新認識自己,找回自己的本土意識,現在社會小孩大多都被網路上聲聲色色的影音資訊覆蓋,對於自己的自我意識太過薄弱,希望能透過這種本土文化意識的推廣換回失去的鄉土認同。旅行也正好是實踐的最好選項,透過實地的探索讓人有切深的文化感受。

追分成功的三角之戀

執筆:植病一 許沁儀
文本:劉克襄〈追分成功的三角之戀〉
出處:《安靜得遊蕩》(皇冠出版社,2004年三月),頁47-51

作者此次的旅行以火車為交通工具,從彰化車站、彰化扇形車庫、追分車站,一路描繪沿途所見,直到成功車站。其中,特別以彰化為描述的主要地區,以抒發他兒時的記憶和他對母親年輕時的想像

以彰化為起始點,從彰化車站下車步行十多分鐘來到扇形車庫,扇形車庫的占地廣大、結構特殊,從軌道的交叉錯落到火車停放在車庫的數量可見從前的規模壯觀,看到許多工人們努力的在翻修、保養,被刷上彩漆的火車頭煥然一新,還聞到了濃濃的油漆味,與十年前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大相徑庭。

作者踏足此地並未多加贅述扇形車庫的外貌,反而著重在歷史的回顧,欣賞著這全世界罕見的扇形車庫,文中描述:「列車的班次遠比台中車站密集,調度作業更是繁忙吃重」,一幕幕早期台灣運輸產業的熱鬧畫面頓時浮現。

彰化車站是台中山海線的交會點,火車開往海線的下一站是追分,開往山線是成功,追分成功兩站火車之間有一段火車稱作成追線鐵路,三站的關係密不可分,作者繼續以火車為交通工具,以車站為點,鐵路軌道為線的方式,把旅途所見所感一一串聯起來,每個點都有一段歷史或故事或作者的個人經驗,他藉由區間車緩緩北上的步調和節奏,回顧整趟旅程所蘊藏的童年記憶。

離開了彰化車站,作者寫到的「開始美麗而荒涼的海線之旅」,與既為人熟知又曾因此熱賣的『追分成功』車票形成強烈對比,所謂熱鬧不過是「去那挑日期,買硬紙火車票,過過旅遊觀光之癮」的人潮,來了又走,僅僅是踩點、走馬看花的心態便無法好好享受當地的氛圍和人情味,抑或是有年代感的斑剝木牆所封存的歷史韻味,作者因此產生「荒涼」之感。

追分車站內古樸的鵝黃色牆壁依然斑剝,新刷上了紅咖啡色木樁的漆,有三兩個旅客在等車,而在外散步、清掃追分許願池的是老站長,人潮已無當時作者到訪時的多,但日式建築的保存依舊,作者透過講述追分車站過去的功能,例如鹽、磚瓦的運輸,來帶出早期的台灣印象。


作者覺得成功車站本體並非他回憶的重點,雖然在他的認知裡,這是一個有著複雜情感的地方,那裡並非日式建築,也無特殊的車站功能,卻是一個相聚和離別的地方,他使用了追朔的手法,簡述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前,被火車運來成功嶺受訓、和家人朋友們的離別時的情景。作者藉由書寫成功車站這個點又為讀者拉出了另一條支線,也是他比較著重的點「他母親的回憶」。

在四、五十年前車站附近有家王田造紙廠,還有她從彰化老家一路北上到台中讀書,最後下嫁烏日的這許多日子,都是他母親的記憶,透過作者轉述。

作者喜歡站在八卦山上眺望火車,想像當年他母親北上;而身為讀者的我們,藉由走訪這些作者所熟悉的地方,感受這些地方帶給作者的童年和多年後重遊時心情上的轉變,文中作者有寫到:「如童年一樣的興奮,繼續看著火車」。

旅行前交通和地方歷史的資料有助於我以較輕鬆的心情順利玩成一個人的旅行,也藉由事先分析作者的心境和寫作手法,使我較深入的了解旅途中應該要特別注意的在地景象,並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從斗六車站到台中車站來來回回無數次,總是一個地方上車又在另一個地方下車,沿途經過了好幾站站名十分熟悉,卻從來沒有想過要中途下車看看窗框以外的風景,再加上我覺得劉克襄的旅行文學作品很有溫度而選了此文本,此次旅行的這幾站,是我一個人在外讀書與家的一種連結。旅途中,最讓人熟悉的就是火車轟隆轟隆的聲響,我沿著軌道線緩緩向前,欣賞火紅的夕陽照耀整座台中城市,月台上,反家的人潮讓晚間轉涼的空氣頓時有了溫度,身為旅人,不論是依循著誰走過的路去走,沿途的風景和到達目的地時所看到的景象遠比書本描述得更具真實感,我並不感到震撼或失望,因為我眼中的車站已有了作者的童年印象。

七零年代府城追思錄

執筆:森林四 黎育彤
文本:羊子喬〈七零年代府城追思錄〉
出處:《閱讀文學地景 散文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04/30),頁3

1. 作家如何寫:心境和手法

一開頭即點出台南火車站並述說著是一個正鳳凰花開的六月,然而這是1960年代的場景,那時的作者僅僅只有十六歲,又快速的跳到了八零年代時,這些美麗的花朵皆被水泥建築物給取而代之,第一段馬上點出短短十年的光陰,美麗的地方已先消雲散,滿滿的惆悵隨之點出,然而,美好的記憶就此停擺在過去。

接著,介紹七零年代末期的台南,從火車站出發到了「美樂里」咖啡廳,提及在此因為一杯八塊錢可以吃三至四餐的錢喝一杯檸檬汁,而認識了詩人白浪萍,又去了「銀馬車」咖啡廳,在這家咖啡廳與「主流詩社」的朋友們召開年會,再者,提及在七零年代中愛上了寫詩,每逢星期天即是他會搭著火車來到台南,述說著一路上的台南之旅皆由一間又一間的書局給拼湊起來,約有一至二段階在寫作者迷上寫作的過程及在此過程所遇到之詩人,其中又提及忠烈祠中之松樹、古榕,為了興建台南體育館而消失,就像是台南的古都氣息逐漸因為現代化、都市化而被迫消失。

作者的心境又跳回七零年代之府城,述說著他總在興南客運站下車,因舅舅的零用錢,而可以在府城到處閒晃吃台南的點心,提及的點心聚集地皆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市場串連,譬如永樂市場、沙卡里巴等,也提及這些點心的由來清領時期那些鄭家軍不願領滿清俸祿,而開始做起點心事業,像是述說著不願隨波逐流,寧願流傳這些點心,也不願隨著時代而現代化一般,最後提及了安平、億載金城,原本滿滿的魚塭,如今卻不復存在。

最後一段,作者說到近期他回到台南時,連高中時原本熟悉的街道皆已變得陌生,而那時的起寫詩的朋友們,也早已散去,就像是台南一般,古都這個名稱已被時代給抹滅,七零年代的台南只在停留記憶中。作者的寫作技巧相當厲害,一下帶出惆悵,不一會兒又帶到了七零年代,讓讀者享受七零年代的台南,惆悵僅是每一段的最後一句話,而每一段皆充滿著對於台南的各種描述,卻會在結尾之處帶出滿滿的無奈以及那種再也回不去的思念之情。

2. 現地旅行時,作品如何帶給你不一樣的視野

一到台南火車站即充滿了人潮,車水馬龍,連想與台南車站這四個字拍照竟然找不到,街被琳瑯滿目的鐵架圍著,繞到後站歷經千辛萬苦才看到這四個字的招牌,下一站為作者提及充滿古木的忠烈祠,而如今此地人們不過就是經過罷了,無人停留更別說是欣賞古木了,早已不存在,而此時我詢問友人「要不要拍張照片?」他回我「不要,裡面跟墳墓沒兩樣。」,一個當地人都不會來到的地方,甚至拍張照也排斥,而此地明明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象徵……,接著沿著東門圓環、南門路、民生綠園、中正路等,原為書局聚集地,而如今皆是住宅區、小吃攤甚至還看到地球村美語補習班,文學的氣息似乎已不知道在何時街被取代之。

接著,到了興南客運之前身,現為公車站牌之第一站-台南站,若友人不說我也不會發現這裡,原來這裡原本就像國光客運那般人多熱鬧,而如今僅是一個小小站牌,很快地疲憊感倍增,所以停車休息片刻,進到了一個小巷子,裡面就有一家碾米廠,但仔細一看現今已不是碾米廠而是一家工藝品店,我想現在大概這種店家少之又少了吧,能看到招牌已經是十分幸運,作者說碾米廠的舅舅常給他錢讓他去玩耍,於是我們也開始了吃喝玩耍之旅,首先經過赤崁樓,到了永樂市場、沙卡里巴美食聚集地,傳統的舊市場即是現在有名的美食發源地,進入市場,已無熱鬧可言,仍然有排隊吃美食的人潮,但已有許多店家遷出市場,市場僅剩幾家點心攤,說實在很冷清,但食物的古早味、美味以及人情味仍然繼續保持。

這趟旅程我以第三者的角度來看台南,友人的述說口吻皆有著他還是懷念以前的府城,現在的府城充滿了觀光客,許多美食皆被觀光客佔據,而身為臺南人只是想吃個中餐,或許就要被人潮給堵住,平凡而簡單的幸福呢?觀光化、現代化的台南並不被當地居民所愛戴,他們只希望歷史猶存,人們來台南的目的是欣賞台南而非觀光而已。

3. 相關資料的預先準備如何幫助你認識當地

首先去圖書館借書,即是老師上課講義的用書,採用騎台南T-BIKE完成整趟旅程,可以隨時停車隨時拍照,沿途欣賞風景,很喜歡那一次的腳踏車之旅。

4. 為何選此文本,跟你自己的關係為何

本身我去過台灣很多地方玩耍,每個縣市的景點美食瞭如指掌,剛好國慶連假之時去台南旅遊,也並未規劃行程,而友人本身即為台南人,所以就利用本次作業的機會,來一場不一樣的旅程,而因為連假的關係人潮眾多,以騎腳踏車的方式完成。

每次去台南皆是吃美食行程,而這次去以前去過的地方,以作者的心情去看以前的府城以及與現在的府城做對比,而友人本身為台南市民,對於許多景點他都會說「這裡原本是XXX,而現在變成了OOO等的感慨。」對於台南十年前的光景,仍是懷念,更何況作者身在歷史重大巨變的時代當中,而我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看著這些台南市民們的感嘆。

中興大學農夫市集

執筆:電機三 廖家樂
文本:林佩君〈中興大學農夫市集〉
出處:《台中自遊散策》(2014年1月初版)

這篇是作者參訪中興大學農夫市集及附近景點的一日遊,時間是從早上開始一路到晚上,以中興大學農夫市集為第一站,接著從學校正門出去右轉,最遠到台中火車站後站旁的20號倉庫後再繞回忠孝夜市作為結束。

第一站中興大學農夫市集:作者前幾個月曾在朋友的邀請下來到中興大學野餐,從此便對這裡念念不忘,來帶出文章第一個景點--中興大學農夫市集,接著以大約早上九點半來分隔,在早上九點半以前,作者以戰場來形容攤販帶來的商品被顧客快速搶光的場景,而在九點半之後,在一攤賣有機鳳梨的攤販,一位客人詢問還有沒有鳳梨,老闆說已經賣完啦,,過了一分鐘,老闆娘從後面拿出三顆鳳梨決定釋出,這時客人馬上搶著要買,並且向老闆求情這三顆鳳梨她都要,不要賣給別人,作者當場目睹這個買東西還得求情的有趣景象。並以這些來凸顯市集的人潮眾多及純樸熱鬧的風光。

第二站興大一村:在市區中,出現一區由低矮紅磚牆圍成,裡面棋盤方格狀的住宅,偶爾看見居民拿著衣服出來曬,這些馬上讓人喚起對於眷村的印象。並藉由熱鬧市區的對比,來凸顯出其獨特的寧靜,文末以一隻熟睡的小貓咪被作者叫醒後又慵懶地繼續睡覺,代表著眷村寧靜的氣息並不會因外力所改變,將會一直保持原有的特色及樣貌。

第三站20號倉庫:位於台中火車站後站附近,文章前面以目前被列為古蹟的火車站前站來對比以及來往人潮的稀少,帶出20號倉庫似乎有沒落的趨勢。文章中間在描述20號倉庫的格局,最後以20號倉庫裡面年輕藝術家努力追夢的模樣來結尾,這或許就代表著20號倉庫,雖然現在比較荒涼不被重視,但是其本質還是保有活力且會堅持下去,就如同年輕的藝術家一樣,不畏困境,繼續堅持地往前走。

終點站忠孝夜市:一開始作者在同學及同行的朋友所推薦的美食清單上發現有非常多家名單,這裡點出了忠孝夜市有著非常多好吃的小吃。接著作者選擇了一家米糕老店來享用,除了直接描寫吃米糕時的感受外,最後以吃相由秀氣小口吃變成大口囫圇吞棗,更加具體地凸顯了米糕的美味。接著換吃隔壁攤的麵線糊,但是因為太飽只能勉強吃半碗,搭配文末的一句"常聽人家一夜橫掃夜市各小吃,在忠孝夜市怎麼可能發生?",來點出忠孝夜市不僅可以滿足你的味蕾,更可以滿足你的胃。


興大一村,我騎車經過這裡無數次,但一直都沒注意它,直到實地探訪時,才體會到這裡的特別,雖然只是個小小的村落,但是它保存了眷村該有的特色,讓我對於眷村的風光有進一步了解,走在巷子裡面,有別於平常的心浮氣躁,這時的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


忠孝夜市,平常就滿常去那吃飯,在看過文章後,又讓我知道了一些沒吃過的美食小吃,照著作者推薦的小吃吃了一輪,真的就如同文章所說”在這只吃一攤就能解決一餐了啦!”。

走進20號倉庫的館內,不同於作者關注的重點,我覺得主題館更加吸引我,右上角那張圖片就是主題館內的擺設,牆上一張張的黑白照片以及中間那張大的照片,上面都是過去火車站的一些歷史紀錄,尤其是中間那張大張的,上面應該是火車站剛開幕的場景,帶著濃厚的歷史風采,也讓我知道了儘管建築格局有所改變,但不變的是火車站在交通上、在台中人心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我認為旅行不一定是要去國外或是離家很遠的地方才算旅行,在生活地區的附近其實還有很多沒被我發現的美,這就是我選擇這篇文本的目的,在還沒讀這本書前,我自認已經對中興大學附近很熟了,但跟著文中的介紹實地去走一遍,原來還有那麼多很棒的地方我是不知道的,比如興大一村、20號倉庫等,這也讓我體悟到,美往往會出現在不起眼的地方,透過旅行才能將這些美發掘,透過旅行才能得到那麼多感觸以及收穫。

彰化肉圓的祕境

執筆:昆蟲四 楊朝貴
文本:陳淑華〈彰化肉圓的祕境〉
出自:《彰化小食記》(遠流,2016年7⽉1⽇⼆版),頁41-99/111-139

書寫⽅式:
以「食物」作為章節、以「食物的故事」作為各章的內容,敘述這些⼤⼤⼩⼩的彰化美食。同時在書寫各家食物的特⾊比較之餘,還進⾏此食物的歷史演進說明,甚⾄透過老闆們開發⼝味的過程,表達彰化美食的細膩之處。

就拿⾁圓為例好了:我們都知道彰化的⾁圓有名,但你或許不知道⾁圓的製作⽅式、原料以及台灣各縣市的差異,⼜或者是⾁圓這項食品的歷史,⽽上述內容在⽂中皆有提及。
⾁圓的外餡⽤什麼做的?早期⽤蕃薯粉跟在來米粉,現在會加入樹薯粉。那全⽤⽢藷粉的店家會遇到什麼問題?咬起來太韌,咬不爛,那彰化的店家們怎麼⽤不同的烹調⽅式讓這個問題解決:調整漿糊比例、⽤不同油溫來炸、內餡⽤的⾁與料有什麼不同。我想作者應該把彰化市區內比較有名的幾家全部講了⼀輪。對,我是說全部,約15家。再來還有分析全台灣⾁圓差異以及他們為什麼有差異、差在哪裡?我想作者的特別之處就在於這份「詳細」,這是我在其他書本中無法看⾒的。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沒有,作者還有寫延伸閱讀。作為⼀個歷史悠久的食物,早在⽇治時期就有⾁圓,但在那個時代,賣個食物都可能被警察為難。有個故事述說了著名的「正彰化⾁圓」老闆的記憶:「⼤伯做⾁圓,⽗親跟⼆伯擔出去賣。泡在溫油裡的⾁圓,燒燒好吃」,故事不但描述了過去的彰化風景,還可以讓⼈知道過去討⽣活的不容易,「夏天太熱沒有⼈要吃⾁圓,只好踩三輪⾞出去賣枝仔冰」。看似簡單的⽂字反應出了⽣活的艱苦。

我有個彰化同學,吃東⻄總是很挑,或是說我們都有個很挑嘴的彰化朋友。
彰化⼈對美食真是如此講究嗎?你可以在書中許多食品製作過程中瞧出端倪,他們對於粉漿、湯頭、滷⾁以及調理⽅式真的有夠⿔⽑,也側⾯反映出了彰化⼈們個性上注重細節的⼀⾯。
同時也有些有趣⽂字描寫,例如作者對「北⾨⼝⾁圓」的印象停留在老闆那張不耐⼈潮的臭臉、彰化街頭的⼈被養刁了嘴等等,讓我看到了彰化對美食的⾃信與實⼒,還有彰化⼈個性熱情⼜挑剔。

本⽂:
實地到訪彰化後,尋找與書中相同的氣味,⼀邊避開紊亂的⾞潮,在充斥著壓迫感的空氣中尋找⼀絲空隙,最後緩緩停下,在⼀家正·彰化⾁圓旁。

時間約下午⼀點,稍微超出⼀般⼈的⽤餐時間,因為⾞流擁擠稍微超出了預定時間,頂著⼀頭烈⽇與與⾼溫,鐵製爐灶上貼著「⾼溫注意」直式⽩底紅字的標⽰散發著熱氣,「⼩⼼燙!!」老闆娘的⼤聲叫喊與油鍋中的⾁圓讓內⼼也跟著更熱了。

菜單送去,菜品送來。剛找完零錢,老闆娘⼤聲吆喝著「⾁圓兩顆」,正要回到座位,⾁圓已經在桌上等我了,我忙著拿餐具的同時,同⾏友⼈已經吃了兩⼝。桌上的⾁圓被剪⼑以⼗字剪開上部,蒜蓉醬與香菜底下,藏著⼤塊的滷⾁,由於熱油包覆著,幾乎沒有什麼蒸汽,但老闆娘⼀再提醒我⼩⼼燙,內⼼稍微有準備,⽤嘴吹了兩下再放入嘴中。「咦?有顆蛋黃」我⾺上打開書本,看看這家「正·彰化⾁圓」的特⾊與歷史。

其實店內裝潢已經給了我歷史的資訊,橘⾊偏黃的壁紙上寫滿了這家店的故事:歷代老闆、店家特⾊,酥炸⾁圓的製作等等。偏⾼比例的⽢藷粉讓他們的⾁圓⽪比較韌⼝,⽤筷⼦切不斷,但放在嘴裡咀嚼的香氣⼗⾜,再配搭醬汁與鹹香⾁餡,彷彿是計算好的⼀樣,我吃完的時候碗裡⼀點醬都沒有剩下,⼝⿒留香,餘韻無窮。

像這類以美食為⽂本的書籍,在實地到訪時畢竟沒辦法⼀直吃,能真正到訪的店不多,因此就《彰化⼩食記》書末的美食地圖,尋找距離較近的其他店家,可惜天公不作美,讓我們體驗了⼀把盛⼤的午後雷雨。運氣不錯的是同⼀條路上⼜看到三家有被書寫的店家,決定機⾞停在原處,⽤11號公⾞的⽅式前往其他店家。這三家分別是:在正彰化⾁圓斜對⾓的阿璋⾁圓,沒開;在同⼀條路上走五分鐘距離的芋圓,沒開;折返後往反⽅向再走兩分鐘的貓鼠麵,有開,都是⼈。

相傳貓鼠麵在⽇治時期並不是庶⺠美食,⽽是上流社會的食物。就像現在有⼀碗200-300的⽜⾁麵⼀般,在過去,貓鼠麵就是這樣的存在。店⾯不⼤,⼤概⼗坪的空間擠滿著⼈,儘管現在已經超過⼀點半,早已不是吃飯時間,⽽且外帶的⼈還排隊到外⾯去,擋住了紅茶冰的⼩舖。除了收銀台的老闆娘外,店員有五個,個個忙的不可開交:有⼈在切海帶、有⼈在煮⽩麵、有⼈在送餐、有⼈在⽤紅⾊繩帶包外帶的塑膠袋跟紙碗,彼此⼤聲吆喝溝通「內⽤三寶兩碗!」

今天的我們似乎很會找位⼦,⼀入內,⾓落剛好⼀對客⼈離開,我們順勢就坐下了。關於這個貓鼠麵我是有事先做功課的,因為光是看到這個名字我就⼗分好奇「貓鼠麵」這個名字的命名由來,為什麼叫這個名字?相傳創始⼈是⼀對兄弟,彼此常常互相切磋廚藝,最後哥哥勝出,負責煮麵,弟弟則負責賣麵,鼠是哥哥的⽣肖,⽽貓是指弟弟在挑擔賣麵的時候非常敏捷迅速。我邊向同⾏的朋友說明這個故事,邊確認了餐點,請他送單過去。這次比剛才⾁圓更快了,朋友還沒拿找零回來,麵跟滷蛋倒是先到了。

在讀書的時候,有提到彰化湯麵的特⾊就是「蛤湯湯底」配上各家不同的調理配⽅製成的,貓鼠麵也不例外,⽽他們湯頭就是因為喝起來⼗分柔順清澈,才會在⽇治時期被稱為上流社會的食物。⼤腦變運轉這些知識,邊吃著眼前的麵,「嗯,比我想像中的還好」,果然還是要親⾃吃過才能體會那些⽂字的奧妙。

吃完了、雨停了,⼤家都還有應做之事,不管是這些彰化美食還是我們。離開時在⾨⼝表達了感謝後,我⼜繼續了旅程。


對昆蟲學系的⼤學⽣來說,出⾨在外到各個縣市抓蟲採集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學以來,⼀台機⾞、⼀套蟲桿、⼀台相機就是我假⽇出⾨的標準配備,有時候凌晨天⾊昏暗就要出⾨,趕在太陽露⾯之前,將樹上吸食樹液的蟲們搖落。⼜或者傍晚時分,背對著後照鏡中反射的夕陽,趕在⿊幕籠罩⼭頭前,設好⾃製的燈具與布架,亮起那刺眼到會被本地居⺠檢舉的⽔銀燈,為了⽤昆蟲趨光的特性吸引撲火的⾶蛾。

今天後座有位乘客,同學灰狐跟我⼀早就在中興⼤學的校⾨⼝集合,打開Google map確認了定位,我發動⾞⼦確認了油表,沒問題,油是滿的。看了看⼿機,預計路程,四⼗八分鐘,蠻近的,跟南投霧社相比。我⽤⾃⼰的體重把中柱⼀推,然後啟動了我⼤⼀時買的06版Fighter150,拉起擋風鏡片後回頭說了⼀句「好,坐穩啦,我們出發吧」。

雖然才上午八點多,但往彰化的路絕對不算好騎,從烏⽇接到台14線後,⾞⼦開始越來越多,明明是週六早上,但也顯得熱鬧,不如說有點熱,⼤概是太多的汽⾞⼀起排放了不少溫室氣體。因為事先有做⼀點功課,路上看到某些特定的招牌後,就算路況不佳,我們也顯得有點興奮,你問是看到什麼?我反問你猜是什麼?

結束了上午在員林跟螞蟻們的奮⾾,我們終於要迎接本⽇最期待的彰化美食地圖巡禮,不過從員林再到彰化市區⼜要約⼆⼗分鐘的⾞程,雖然知道在⼀會就可以到彰化市吃午餐,但採集地點旁邊的⼩販⽤⼀了⼀個我們完全無法忽視的攬客⼿段讓我們停下了腳步,碰的⼀聲!是「爆米香」出爐了。雖然我不是彰化⼈,但這個聲⾳也常出現在我的童年回憶中,⼀包有四磚,我還在想兩個⼈分滿剛好的,⼀回神老闆已經找了七⼗五元新台幣給我。



要我⼀句話形容騎⾞到彰化市的話,我應該會⽤「措⼿不及」來形容,畢竟我還沒在其他地⽅不斷閃躲逆向的機⾞,還不時有婆婆媽媽推著菜籃從巷⼦冷不防衝出來,我完全沒有辦法聽後座的同學跟我報路怎麼走,⼀直到我們停⾞以後,喇叭與叫罵聲從未停過。

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命中註定,我停⾞的位置旁正巧就是⼀家出現在《彰化⼩食記》美食地圖中的店家,⽽且也是我們兩個外地⼈最好奇的⼀種食物,彰化⾁圓。這個我們真的很期待,⼀路上聊天都在講彰化⾁圓跟其他縣市的差異,迪卡上戰南北的⽂章甚⾄稱其為武器,因為聽說很燙,⽽且丟到地上會像籃球那樣彈起來那麼誇張。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也因為這種誇張的描寫讓我們腦中有了深刻的印象。店⾨⼝⼤⼤的照片寫著「正·彰化⾁圓」,那個正字在台灣的店家並不罕⾒,⼤家都想說清楚誰才是正統,誰才是創始店,不過這對我們這種觀光客來說其實無所謂。

「底弟⼩⼼燙!!」老闆娘突然⼤聲喊叫,然後⽤⿊⾊托盤拿了兩碗⾁丸從我們⽬前閃現到⾨⼝,倒著⾝⽤屁股順暢的推開拉⾨,然後幾秒後⼜快速的回到我們⾯前問了⼀句「要吃什麼?」

店裡⾯看起來蠻新的,跟我想像中的老店不太⼀樣,進去店家後除了冷氣使兩個快熱死的⼤學⽣得到救命仙丹外,⾺上出現在我的視野中的,是店裡的牆內貼了滿版暖⾊調的店史介紹。看著菜單,沒怎麼思考,就先往⾁圓的位置撇了個ㄒ,店⾨⼝還有免費的筍⼦湯,但天氣實在太熱,我們決定晚點再到外⾯巷⼦買個⽊瓜⽜奶。

關於⾁圓這種食物,作者陳淑華女⼠非常⽤⼼地為我們說明了⾁圓的歷史由來、製造⽅式與台灣各地的⾁圓差異。這種原本流⾏於福建⼀帶,以蕃薯粉為原料的⼩吃,在彰化發光發熱。有趣的是,雖然我是宜蘭⼈,但我⼩時候在蘇澳漁港吃的⾁圓,竟然跟彰化的即為類似:⾁圓們被泡在溫油中保溫,客⼈來的時候老闆娘把它從油鍋撈出,⽤剪⼑在上⾯剪⼀個⼗字後再淋上醬汁,根據個⼈⼝味你可以再加辣椒跟香菜。上桌時,因為油的關係沒看到什麼蒸汽,但因為老闆娘⼀再強調「⼩⼼燙」,所以我們稍有⼼理準備,極具彈性的外⽪與裡⾯軟嫩鹹香的滷豬⾁塊形成⼀個完美的平衡⽅程式,很難想像到底花了多少⼼思,與我⼩時候記憶不同的是,這顆⾁圓裡竟然有顆鹹蛋黃,帶蒜蓉的醬汁搭配後使整個⾁圓的味道粗獷但滑順,兩個⼈各吃完⼀顆後,突然就想喝筍⼦湯了。但是這時,我突然發現⼀個嚴重的問題:忘記拍照了。有了這麼個好理由,我們只好不得已再各點了⼀顆。

說到台灣的夏⽇午後,你會想到什麼?雖然不是什麼名產,但絕對是⼤⼤影響我們⽇常⽣活的⼀個事件出現了:午後雷陣雨,我們本來的採集⾏程就這麼被打亂了。騎機⾞在雨中是很不舒服的,特別是這種⼤雨,所以我們決定乾脆附近晃晃,看還有什麼地⽅可以逛、或是再吃點什麼。這時我才發現,原來正彰化⾁圓的斜對⾯還有⼀家「阿璋⾁圓」,不過今天剛好沒開。

於是我打開電⼦書,看了最末⾴的彰化美食地圖,開始搜尋附近有沒有什麼點⼼類的東⻄可以當飯後甜點。結果看到⼀家「貓鼠麵」就落在我們⾝後,雖然跟原本預計的不太⼀樣,但灰狐說他還有點餓。

貓鼠麵,到底是為什麼叫做貓鼠麵?在彰化⼩食記中也有⼀段簡短的⽂字說明。貓鼠麵是彰化三寶之⼀,名稱由來是因為賣麵的的⼈屬鼠、⾏動敏捷似貓,以前⽤挑擔的⽅式賣麵非常著名。早期的⼈們命名⽅式總是這麼有趣。我邊說明,灰狐邊開玩笑的說他還以為是老闆同時養貓跟老鼠。在彰化⼩食趣中有提到⼀個彰化麵店共有的特⾊,就是湯頭都是⽤蛤類熬的,貓鼠麵似乎也不例外,讓我有點好奇它的味道。

時間約莫下午⼀點半,理論上已經不是⽤餐時間了,但貓鼠麵的店⾯座位幾乎完全坐滿,老闆娘⼤聲吆喝著餐點的名稱,店員們拼命在做。我們走進店裡打算先找找有沒有空位,就跟午餐時間的學校附近⼀樣擁擠且吵雜,運氣不錯的是,⾓落剛好有⼀對夫妻吃飽起⾝離去,我們就順勢坐下了。

我點了⼀碗貓鼠麵,灰狐點了⼀碗貓鼠三寶麵,沒有為什麼,他比較餓,然後我還點了兩塊滷蛋,想說分著吃。店裡⼈雖然滿,但店員速度之快,灰狐剛過去點餐,才要回來給我找零,麵就同時上桌了,我⾺上感受到跟貓⼀樣的迅速是什麼意思。

湯麵上桌了,湯頭看起來很清淡,據說是⽤瘦⾁慢熬在搭配蛤湯,我會⽤淡雅來形容這個味道,不死鹹、很有⽢甜味。最上⾯撒了些油蔥、放了顆豬⾁丸,真的是很簡單的⼀碗麵,但甚為上品。

聽說在⽇本時代,貓鼠麵⼀般⼈是買不起的,只有穿⻄裝的⼈才吃得起,「⼀碗⾖花或鼎邊銼⼤約⼀錢,貓鼠麵卻要三錢」,⼤概就跟今天⼀碗200多的⽜⾁麵⼀樣,是我⼀個⼈很難進去吃的店家吧。你問我三寶麵有什麼不⼀樣?我只記得多了⼀顆⾁丸,回頭問灰狐也都忘記了還有什麼不同。
 
我們吃完沒多久,⼈潮隨著天氣放晴也跟著散去,店裡短暫恢復了寧靜,我看到老闆娘在收銀台前伸懶腰。灰狐終於吃飽了,「好,我們也出發吧」於是我們⼜發動的引擎,繼續往⼤肚⼭前進。

葫蘆巷春夢

執筆:歷史四 劉虹韡
文本:葉石濤〈葫蘆巷春夢〉
出處:《葉石濤集》(前衛出版社,2002 年4 月1 日初版第五刷),頁111-134

選題原因

我所就讀的高中便是位於南門路附近的巷子內,放學後常常走跳於南門路,而葉石濤紀念館便是在我的「勢力範圍」內,因此在老師公佈作業內容時,葉石濤的作品馬上成為我內心首選。翻閱了葉石濤老師的〈葫蘆巷春夢〉、〈牆〉、〈西拉雅族的末裔〉、〈野菊花〉、〈黎明的訣別〉後,我認為其中與「地景」有最多關聯便是老師的著名作品——〈葫蘆巷春夢〉,因此便以〈葫蘆巷春夢〉做為我的作業主題。

訪前準備

在實地探訪前,除了事先閱讀此作品,我亦收聽了城市廣播電台的「台南聽聽看」節目所出的「葉石濤的葫蘆巷春夢」、蒐集此文章的評論、確認「葫蘆巷」確切位置,以及對於葉石濤本人作背景上的了解,使我在實地探訪時能夠迅速進入狀況。

文本分析

分析此文本,作者開頭便以葫蘆巷過去的典雅、風流,對比他所居住時的狹隘、邋遢,更指出人畜雜居在葫蘆巷的風行,來表達他對於葫蘆巷這一帶的厭惡。

主角銅鐘中年喪妻貧困,居住在葫蘆巷內受到環境的影響更是使他對於人生洩氣。文章中每一位角色皆有鮮明的人物特色,作者以主角銅鐘對幾名鄰居的認知,以及相互的互動來完成文章的主線:首先他提到施老頭,施老頭與葫蘆巷是一體的,施老頭的算卦、守舊和對易經的執著,便是作者用以呼應葫蘆巷的不見天日以及古板;接著銅鐘在下班後與濱生對話,可知濱生的文弱古怪,而濱生或許在故事裡並未能影響其他角色,但在故事裡其實是個重要角色,是他串起了文章的線索,例如他說「豬仔是頂愛清潔的,要是你把牠們養在高燥,空氣流動的好地方,他們長的又胖又快呢!」作者便是在呼應葫蘆巷的壞,以及環境對於一個個體的影響;對於茉莉小姐,作者在故事裡始終主張銅鐘分不清自己為何與茉莉小姐在一起,但其實他兩人如同是天涯淪落人,同樣對葫蘆巷厭惡、同樣想逃離這裡、同樣對未來以及外面的世界懷著夢,茉莉小姐便是銅鐘最後下定決心一同離開葫蘆巷的關鍵角色。

此外,豬在此文章有特別的位置,我認為作者將豬舍暗喻為葫蘆巷,對於豬的厭惡實則是作者對自己處境的投射,而作者所敘「豬仔沉睡作著美夢」,更是呼應了文章中銅鐘、濱生、珠音與茉莉實現他們在葫蘆巷內作的夢,決定脫離葫蘆巷,邁向他們所冀望的未來。

現地旅行

文章中的葫蘆巷實際地址為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7 巷,也就是祀典武廟旁算命巷。現在的算命巷,的確彎彎繞繞,但並未如葫蘆巷般骯髒簡陋,反而是乾淨明亮,還有幾間酒館、茶店、以及此巷的招牌 —— 算命館。

當日前往算命巷恰好遇到廟會,自祀典武旁的巷子進入後,便可以見到相連的三間算命館:魏締弼擇日處、 中正堂林德福擇日館、啟明堂擇日館, 三間算命館裡皆有零星幾位客人正在諮詢,牆上也各自掛了許多類似卜卦、太極等圖樣,〈葫蘆巷春夢〉裡卜卦維生的施老頭大概就是在這樣的地方研究他易經吧。魏締弼擇日處門口還掛了一籠小鳥,雖不知是否算命用的鳥卦,但也為這條算命巷增添一股玄味。或許是因為 恰好遇到隔壁武廟在舉行廟會,算命巷內聽得到外面傳來的鑼鼓聲以及吆喝聲,武廟是台南的大廟之一,想必平時的算命巷也是常聽到這些聲音的。

循著〈葫蘆巷春夢〉,我踏入了算命巷,這裡沒有文章中的異樣臭氣,亦沒有狹隘邋遢。算命巷體現了台南的古都之美,彎繞的小巷、念舊的算命館、文藝的小酒館、廟裡傳來鞭炮味和鑼鼓聲,這些皆是訴說著算命巷豐富的文化底蘊 (如圖五 、圖六 )。 或許在〈葫蘆巷春夢〉完成後的這幾年,這裡和主角銅鐘 一樣,跳脫出了「 葫蘆巷的春夢 」,而真的完全夢醒了 ,成為如今明亮美麗的模樣。

南灣舟楫

執筆:環工二 吳宇捷
文本:尹萍〈南灣舟楫〉
出處:《海洋台灣》(天下雜誌,2006/6/6),頁3-18


作者書寫手法為借景敘事,講述著南灣水下與岸上的故事,來告訴我們汙染所帶來原因及後果,先以保育員將視野帶到水下,檢查珊瑚為主,帶著讀著跟著一起遊水下,「帶上面鏡,咬一根呼吸管。不必游遠,一埋下頭,另外一個世界立刻出現在眼前」,因為我本身有學過此種潛水方式,叫做自由潛水,是屏住一口氣下潛,而不是背著氣瓶,所以更能感受自己與海洋的連結,而頓時明瞭生命的距離,就是兩口氣之間的長度,我看見眼前的世界是我前所未有,甚至從來沒想過,不僅有著文中說的大花菜紫色珊瑚、葉片似的綠色珊瑚,還看到超大橘色海扇珊瑚,雖然他們是趴在石頭上生長,但卻能感受到珊瑚們的生命,看著熱帶魚穿梭在珊瑚與岩石之間,大海就好像大們的遊樂園,並說「在沙灘上的人潮,可能離你才幾公十幾公尺遠,但是海水隔絕了一切。埋頭海中,再也聽不到任何吵雜的聲響,只有你,優游在補可置信的美景當中。」正如我潛下水後,只感受到自己,和作者說的一樣,只有我,被這片美景包圍,我的世界瞬間變得安靜的只剩自己,直到呼吸渴望的到來,提醒著我該面對現實了,這樣的世界猶如天堂般平靜與美麗。

作者從平靜與快樂的心境,告訴我們這些太美好的事物容易損毀,南灣西側的核能第三發電廠,排出的廢稅太高,珊瑚受不了白化了,也告訴我們,除了水溫過高,還包括廢水汙染,垃圾汙染,盜採珊瑚等破壞海域生態的現象,這時我們的視角又回到了保育員經查下海查看,回到了陸地上。

海濤轟然拍打著礁石,是在同意地應和嗎?還是想要訴說甚麼深藏海底的秘密?
用這段話來開啟這片海洋要告訴我們的故事,述說著南灣這塊土地的歷史,作者先從地形著手,我覺得很特別的是作者說「有人說與其說台灣的形狀像番薯,不如說更像樹葉」,恆春就是葉柄,這是我以前沒有發現的事情,我認為作者是因為恆春在他心中,是個非常重要,具有地位的一個地方。

而葉柄就是樹葉的開始,這個開始,作者帶到了這片土地上的最一開始的人們,這些人們被歸類成南島民族,看似沒有很重要,因為大家可能都認為英文是全世界通行最廣的語言,但其實南島語才是,南島語是先民渡海所發展出另一種語言,而台灣就是南島民族的發源地,之後才被中國大陸漢化,我們都是生長在台灣,都是個南島民族,卻對海洋如此陌生,是因為以前的戰爭,帶給人民對於海洋一些恐謊,只有土地才能安心,進而反思,我們的語言中真的好少有關海洋的詞彙,普遍家庭還是覺得海洋是危險的存在,會說到這些是因為海人出發去南太平洋尋訪的時候,並定會經過南灣。

在這片土地下最珍貴的就是海域生態,硬珊瑚因逐漸上升變成礁石,隨著居住人口越來越多,程式開發,墾丁大部分的道路房屋都建在他身上,如果做不好水土保持,會成為珊瑚最大的夢魘,「由於他們是固著生活的生物,當環境中的沉積物增多時,他們無法逃避,只有任其掩埋而窒息。」文末所提到,那些年輕熱情的保育員,也許還沒有機會讀到,「大量的泥沙在被沖入海裡後,使海水變色,久久不散,海底的生物則身受其害,估計約三分之一以上珊瑚死亡,已受到嚴重破壞」用這段話來做結尾,告訴我們南灣海下雖美,但他們也在浩劫中,令人省思。

會選擇此篇是因為自己最常去潛水的地方就是南灣,而作者寫了好多有關這片土地的故事,讓我與作者連結,與南灣連結,又因為修了這堂課,想還可以藉此機會再去潛水,看看我之前沒發現的事情,讓潛水變得更有故事。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我讀環境工程學系,對環境有很大的使命感,希望能透過自身力量,讓更多人了解海洋是需要保護並且尊敬的。照片中潛點是在文中核三廠附近出水口右側,更能理解其中所說的珊瑚白化,文中所提後壁湖潛點,相較起來,後壁湖真的有比較多開發,讓增加了我對作者的信任感,因為她寫的正是我有感受到的。